第八节共同打造品牌联盟

企业抱团发展的问题是一个长期问题,任何时候都需要企业抱团发展,特别是在行业发展困难的时候,更应该抱团发展。

但是我们要明白抱团发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地方企业希望抱团发展,抱成了团,却并没有发展,没过多久就散团了,关系还不如原来好。抱团发展有三种形式:

一是通过政府主导来做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其中获得地理标志的产品,符合区域公用品牌标准的合作社的产品,都可以搭上和借助区域公用品牌的推广来提升市场销量,扩大知名度,提高附加值。

二是在产业化联合体的利益连接机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一起参与、共同发展。

三是以联合社的形式发展,发展好的,找到出路的大一点的合作社可以牵头成立联合社,一起抱团发展。

这些都是属于抱团发展的形式,合作社要根据自己的实力、意愿、眼光和能力来选择如何跟着别人一起发展。

我也给大家提供一个真正的民间自发的、联盟形式的抱团发展策略。这是针对小型的企业,还达不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相关认证标准,也得不到相关荣誉的企业说的。即“品牌联盟”,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你要找到跟你的产品有相似和相同的一群目标顾客,需要借助相似和相同的销售渠道、有相似和相同的市场定位和价格定位的,非同类型的产品的企业,进行联合,制定共同认定的产品质量、产品形式和包装等标准,共同组建一个虚拟形式的“品牌联盟”。很多地方的商业零售领域采用这种形式,比如家装联盟等。

这种联盟的关键是:一定要找跟你的产品目标顾客一致、销售渠道一致、市场定位和价格定位一致的企业。如果目标顾客不一致,就不能形成合力,你的产品是卖给婴幼儿的,他的产品是卖给大学生的,那就不能合起来;如果渠道不一致,你的产品是在便利店销售的,他的产品是在农贸市场销售的,也不能形成合力;市场定位和价格不在一个水平线上,门不当户不对,你卖给有钱人,他的产品卖给普通消费者,还是不能形成合力;不能是同类型产品,你是卖黄瓜的,找一个卖黄瓜的,如果目标顾客一致、渠道一致和市场定位及价格水平一致,还能联合起来吗?

所以,不能是同类型的产品。比如你是卖黄瓜的,就找卖马铃薯的、饮料的、手工艺品的一起联合,组建一个“××县(乡)绿色食材品牌联盟”,或者叫“××地区优质农产品品牌联盟”。

你的联盟要制定出联盟成员都能接受、认同,并能达到的一系列产品的质量、运输、包装的标准,大家要遵守这个标准。还要设计一套统一的形象标识,联盟成员都要在产品包装的显著位置、产品宣传材料、网站、手机上显示“××县(乡)绿色食材品牌联盟成员”“××地区优质农产品品牌联盟成员”,让消费者感觉到这个联盟是一个有实力、高品质的产品组织,从而信任联盟。

为了便于操作,刚开始可以少找几家一起做,如果做得不错,大家也都认可,就扩大成员企业,也等于扩大这个组织的影响力。

这个联盟可以是松散型的联盟,就是可以不用去民政部门注册什么会、什么联合会。当然,运作得好可以到民政部门注册。当然,你的联盟在名称上、形象上要符合商标注册的标准,到时候就可以注册成“集体商标”,成为联盟成员共享的一个品牌。

无论如何,在市场竞争的大风大浪中,抱团发展是一条出路。但是就算抱团发展,也要把自己的实力、品质和口碑积累起来,特别是把合作社的经营者老板打造成“超级农民”,自己首先成为一个个人品牌,才有资格和机会,跟比自己强大的人和组织平等地合作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