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特殊的商业活动,并购的技术性较强。从事并购交易的人士,无论是老手还是新手,都难免在过程中遭遇一个又一个问题,即所谓老手遇到新问题,新手遇到老问题。整个交易完成,实际上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否有效解决问题,关系到交易的成败。
然而,在有关并购的研究中,针对并购所涉及的各种问题的研究并不常见,更多的是以构建某种体系或模式为目的的纯理论研究。与纯理论研究比较,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确实在一般情况下多缺乏专业的方法作为指导,也容易落入就事论事的窠臼,但是它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及时发现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进而促成这些问题受到专业理论工作者重视。并购交易日益复杂的现实,需要以问题为导向的专业研究以发现和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在这方面,李良寯撰著的《公司并购问题与应对》一书,正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这部著作主要由两部分——并购的问题和应对策略组成,另外还有附录。在该著中,作者没有像其他多数并购著作一样把面铺得很开,而是非常简要的讨论了并购中的几个大的问题,在这之外,分析了几个中国公司的并购案例,并且介绍了几项重要的并购交易文件的制作。除开附录中的常用法规,该著篇幅不算大,仅有180页的实质性内容。即便如此,这部著作还是有不少值得称道的地方,而这些可能会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首先,这部著作有一个贯穿始终的脉络——问题导向。就像作者在书名中所表明的,该著阐述的内容就两个方面,即问题和应对策略。尽管著作中作者对每一个具体问题的讨论不是以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呈现,但实际上却是在谈问题及对这些问题进行解读。特别是在前4章,这种倾向十分明显。比如,在第3章中,在讨论外资并购的时候,作者用了6个问题为小标题而展开论述,简洁明快,直截了当。对于那些希望尽快了解外资并购方面知识的读者,这也不失为一种便捷的形式。与问题相配合的,是作者提出的一些对应策略。这些对应策略同样并不烦琐,寥寥数语,切中要害。
其次,该著的重点非常突出。本来这部著作的篇幅就不大,如果重点不突出,那它很容易流入平淡之列。还好,作者注意了这一点,重点在尽职调查、战略并购和财务并购这三个方面做了深入的分析。特别是在后面这两个问题的讨论中,与其他讨论战略并购和财务并购的著作不太相同,侧重于这两类并购中的特殊问题。在战略并购方面,作者讨论的范围仅限于国资并购、外资并购、上市公司并购和海外并购;而在财务并购方面,所谓的特殊问题涉及三个具体领域:财务并购的尽职调查、财务并购合同条款的特殊性及财务并购的专属风险。
另外,该著在内容上有一些新意。除了前面说的作者花了很大篇幅专门讨论战略并购和财务并购的特殊问题,他还有一个其他并购著作中也很少见的贡献,那就是专辟一个章节讨论并购文书的制作。并购文书撰写是并购交易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层面。几乎所有并购交易活动,比如尽职调查、交易结构设计、谈判等,最终都要体现为某种形式的文件。无论其规模如何,任何一项并购交易的全过程或多或少会涉及多个重要的协议或文件及十多个或数十个次要一些的协议或文件。这些协议或文件的设计或制作好坏,对并购双方利益的实现影响很大。
然而,不知何故,绝大多数并购专业著作几乎不屑于在这个方面花费笔墨。即使有的著作有涉及,那多半也只是蜻蜓点水。《公司并购问题与应对》一书着重介绍了6种并购协议和文件的制作。这6种协议和文件是《并购重组可行性分析报告》《并购方案》《并购意向书》《尽职调查报告》《保密协议》和《并购合同》(买卖协议)。这方面的内容,对并购从业者中法律人士是有较大帮助的。
必须承认,这部著作在并购问题的研究深度上还是有些欠缺的。另外,如果作者能够将案例有机地结合在具体问题的论述过程之中而不是单独放在一章中,在结构和体例上会有更好的效果。不过,瑕不掩瑜。这些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并不影响该著作为对并购有兴趣的各方面人士,特别是与并购有关的法律工作者在学习研究并购问题时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