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一:中国哲学身体观研究的三个向度123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中国哲学身体观的研究,综述性文章主要有三篇:先有中国台湾学者黄俊杰所著《中国思想史中“身体观”研究的新视野》,后有大陆周与沉《中国身体观研究述评》,再有大陆李清良《中国身体观与中国问题——兼评周与沉身体:思想与修行》。观此三文,黄文展现了学者对中国传统哲学中“身体”的三种定位,即:作为思维方法的“身体”、作为精神修养之呈现的身体、作为政治权力展现场所的身体。125周文从比较文化、医学、道德、政治等四个角度对中国身体观研究进行了概括。126而李文则提到了中国身体观问题化过程的四个阶段:西方学界对身体问题的最早关注、日本学界首先将中国身体观纳入研究视野、台湾学界与西方汉学界的深入探讨,以及中国大陆学界接受西方、日本与中国台湾学者的影响而反思中国当代身体观的建设。127这对学术界关于中国哲学中身体观问题的研究现状,提供了一个较为清晰的图谱。但对于中国哲学身体观研究的内在理路和最新成果,研究还鲜有涉及,分析还略显不足(比如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张再林教授、中山大学陈立胜等,在中国哲学身体观方面有大量深入独到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将具体讨论中国哲学身体观研究升温的学理背景,目前对中国哲学身体观研究的几个向度,以及中国哲学身体观研究的发展前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