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野生”销冠的危害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企业内部都已经有人做成这种滚雪球的业绩增长模式,这个人就是企业内的销冠。

我的一个牙科医院客户,统计业绩时发现排名第一的医生业绩是其他医生的9.5倍,相当于近十位医生的业绩。更神奇的是,他不用医院现有客流,这些年他在这家医院积累的老客户和老客户介绍来的新客户,已经让他忙不过来了。而其他医生都在争抢医院提供的客流,也只是人家业绩的十分之一。

这位医生就是做到了业绩持续增长闭环。所以,绝大多数企业的销售人员都获得企业提供同样的客流资源,但是就有人能一直成为销冠,业绩是别人的三倍、五倍甚至更多。那是因为他在成交客户时达成高客单价的同时,客户也是高满意度的,客户愿意在他这里重复购买,也愿意帮他做转介绍,他的业绩自然会非常好。

如果能把销冠的这个技能让每个人都学以致用,那么企业的业绩将实现跨越式的增长。但是企业的问题也就在于此:很多企业的销冠都是自学成才的“野生”物种!这种“野生”销冠给企业带来三大麻烦:

1.野生销冠造成企业管理失控

2014年年初,我和新客户在他的办公室进行访谈,突然门被推开,基于最起码的礼仪,应该不会有人不敲门就进来,所以我认为应该是老板的家人。结果发现来人穿着工装、带着胸牌,随着她走近看到工牌上写着“××店长”。只见她甩起手“啪”的一下把一沓文件就摔在了老板面前的桌子上,我简直惊掉了下巴,老板也被砸懵了,店长指着文件没好气地说:“这个合同我没法签。”我一看标题“2014年度绩效合同”,老板恼怒地问:“怎么了?”店长吼道:“现在客户这么难伺候,业绩这么难提升,目标都给我提高了,底薪怎么没给我涨1000元。”老板委屈地说:“你底薪都比别人高1000元了,我还怎么给你涨呀?让别的店长咋看呀?”结果店长一句话不说转身就走,冲到门口的时候给老板甩下一句话:“你自己琢磨吧。”

我以为老板会大发雷霆甚至会考虑这位店长的去留问题,但是都没有。老板跟我讲:“我一个200平方米的店面,之前一年的业绩是180万元,这个店长来了之后当年的业绩是340万元,增长值是160万元。”

这是一个销售卫浴产品的企业,当时毛利率是60%,大家知道营业额超过盈亏平衡点毛利几乎就是纯利,所以业绩增加了160万元相当于增加96万元的纯利润,这位多创造96万元纯利的店长要求多涨1000元的底薪,老板应该没有理由拒绝。

但是,其他店长怎么办?他们一样会和老板讲条件。你可能会问:“其他店长没有突出的业绩,凭什么和我讲条件?”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店长,他们会拿业绩作为筹码,比如9月月底对你说:“老板,我们努力提高业绩,你就把底薪提高一些吧,我们保证10月的业绩大幅提高。”10月的业绩果然增加了50%,但实际上他们从9月下旬开始攒单,到10月报单,,10月月底通过各种方式抢11月月初的单子,所以10月的业绩大幅提高。他们有理由说:“你看我们的业绩,涨底薪吧。”老板说:“不行啊,只是一个月,再看两个月。”但是他们不干了:“我们都这么努力了,你不给涨底薪,哪还有劲头干活?”你能想象出下个月业绩一定会大幅下滑,如果还不涨薪,下下个月的业绩还会下滑,这就是员工用业绩作为筹码和老板讲条件的情况。

因为销冠就是这样做的,只要业绩好就可以讲条件。其他业绩不好的员工就用一些野路子让业绩暂时好起来达到目的。企业就处于失控的状态,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野生”销冠带来的麻烦是企业不可承受之重。

销冠因为业绩好而有恃无恐!换个角度讲,销冠不服管的根本原因就是其他普通员工没有为企业创造价值,对企业反而是一种拖累。

就说牙科医院的案例,我们通过核算把总体成本分摊到每个诊室,计算出的结果是一个医生一年的业绩不到60万元,那这个医生是给医院赔钱的。根据这个数据,医院里面有两个医生是让医院赔钱的,还有一个基本是在盈亏平衡点上,还有两个处于略微盈利状态,这五个医生对于企业利润几乎没有贡献,反而增加了医院的人工成本,这时发现医院的纯利润大部分是从销冠那里出来的。

销冠为企业创造利润的同时还要填不赚钱员工的坑,所以销冠敢不听话、敢叫板,因为他对于你来说就是企业的命!

让销冠是“野生”的,就意味着没有能力的员工在你这得不到成长,让企业赔钱,企业利润就得完全依靠销冠来帮你赚并弥补损失!销冠有了这样的功劳和价值,必然会肆无忌惮、随心所欲,你无法对他进行有效的管控,从而进一步失控,这就是销冠是“野生”的核心危害。

2.企业业绩损失

其他员工业绩太差,才有了销冠,也有了销冠带来的管理失控。这个业绩差不是必然的,完全是由于其他销售人员能力不足造成的。销冠与普通员工处在一样的经营环境下,同样的产品、同样的价格、同样的门店、同样的管理和支持,普通销售人员完全有机会创造出销冠的业绩,只是普通销售人员没有做到而已。

我们完全可以认为,普通销售人员比销冠的业绩差就是企业应得而未得到的业绩。也就是说,普通销售人员给企业造成了大量的业绩损失。企业销冠级别的员工永远是极少数的,大量的普通销售人员到底给企业带来了多大的业绩损失?

3.企业失去了发展的能力

虽然“野生”的销冠会有各种问题,但企业还是把销冠当成宝贝。因为有这么多问题的销冠也是凤毛麟角,如果企业想要每个店面都盈利,最好每个店面都有几个销冠级别的员工。这只能是一个梦想!

因为企业根本找不到那么多的销冠。门店缺少优秀的销售人员,开店之后如何保证盈利呢?答案是无法保证!因此,很多门店企业陷入发展瓶颈,迟迟无法扩大规模。

针对上述问题,企业只有一个选择——打造系统,让每个普通销售人员都能持续创造销冠业绩。只有批量的复制并且有效地管控销冠,让销冠成为“家养”的,才能让企业有一个持续增长的好业绩。也就是说,每个员工都可以实现业绩持续增长闭环,人人都是销冠,那企业必然是业绩长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