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规划是园区发展的核心问题,建设园区必须先从产业规划开始,然后是园区的营运功能规划,最后是空间建筑规划。
与传统的以楼宇空间为主的规划方式不同,现代园区更加强调产业规划的优先性。
例如,在规划一个生物医药园区时,首先要明确园区的产业定位,是专注于研发、生产还是销售等环节,然后根据产业需求规划相应的研发实验室、生产车间、仓储物流等功能区域,最后再进行建筑空间的设计。
(一)产业规划的科学方法与实践
1.产业定位的科学方法
产业规划最基本的定位方法包括“漏斗法”和“交集法”。这些方法的核心是基于区域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和政策鼓励方向等要素,通过筛选和分析,确定园区适合发展的主导产业。
具体来说,“漏斗法” 就像一个过滤器,将区域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政策支持等因素作为输入,经过一系列的筛选和分析,最终确定适合园区发展的产业。
例如,在一个拥有丰富农业资源的地区规划产业园区时,通过漏斗法筛选,可能会将农产品加工、生物农业等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2.结合战略新兴产业与区域实际
在产业定位过程中,我们通常会结合国家的战略新兴产业,如六大或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和科技文化融合的 2.5 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不能盲目追求 “高大上” 的新兴产业,而要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
以一个三线城市的园区为例,该园区希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中的封装芯片产业,并与深圳的相关企业进行了对接。尽管当地政府提供了充足的政策支持,但深圳的企业经过测算后认为,该地区缺乏相应的产业生态和人才基础,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最终决定不进驻。这一案例表明,产业定位不能仅仅基于理想,而要充分考虑区域的实际条件。
(二)规避产业定位陷阱的现实策略
1.结合传统产业升级
如果园区没有超强的资源整合能力或产业基金导入能力,那么结合本地区的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换代是一个现实的选择。传统产业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和生产工艺升级,能够焕发新的活力。
例如,对于以生产材料为主的传统产业,可以通过引入新技术、新材料,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拓展产品的应用领域。在一些三四线城市和欠发达地区,食品行业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通过引入新的工艺和技术,开发高端食品产品,能够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推动数实融合与产业数字化
推动数实融合,即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是当前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将传统产业的生产线进行数字化改造,植入数字化技术,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例如,在制造业园区,通过引入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企业可以实时监控生产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提高生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数字产业化也为园区带来了新的产业增长点,如软件开发、数据分析服务等。
(三)产业规划与地产增值的良性互动
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能够为园区地产增值奠定基础。通过明确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园区能够吸引更多优质的企业进驻,提高园区的入住率和租金水平。同时,产业的发展也会带动园区周边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进一步提升园区地产的价值。
例如,一个定位为高科技产业园区的规划,吸引了大量的科技企业进驻。这些企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园区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会配套建设高品质的人才公寓、学校、医院等设施。这些配套设施的完善不仅提高了园区的吸引力,也带动了周边地产的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