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价值采购

何谓价值采购?

着眼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塑造、着眼于企业竞争优势,通过努力实现采购对企业贡献的最大化,实现采购投入产出价值最大化,谓之价值采购。

采购的价值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经济大环节、产业环节、企业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在供应相对充足、产品可标准化程度比较高的环境中,采购的核心价值主要集中在价格上,把价值尽量压低,同时通过IQC(来料检验)确保物料质量合格。这种情况下,采购专业性与工作边界主要体现在砍价上,质量部门配合把关来料的质量。这就是采购传统的价值定位,时至今日,很多企业的采购价值观还停留在这个阶段。

在供应不太充足的环境中,确保物料的可持续供应性与确保低成本采购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此时,采购要通过更有前瞻性、预案性的寻源工作,供应商组合管理、供应商长期关系管理来实现稳定供应的目的。这种情况下,采购的专业性体现在专业化供应商情收集与分析能力、寻源能力、供应商关系能力方面。

在存在大量定制件、半定制件的环境中,仅仅依靠来料检验或驻场检验已经无法确保物料质量符合预期,供应商来料质量保证成为核心命题。此时,采购的专业性体现在对供应商质量的全程掌控能力,对我方研发阶段选型与设计的必要干预能力。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作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构成部分,相对于竞争对手在采购领域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又是采购的一个高阶定位,可以称为采购竞争优势。迈克波特的“五力模型”中也指出,在供方获取的竞争优势是企业整体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按照迈克波特竞争理论,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成本优势、竞争差异两个方面。采购对企业建立成本优势责无旁贷,采购应该通过最大限度利用采购量的杠杆、在产品设计阶段参与降低目标成本、充分借助供应商技术能力降低成本等手段建立成本优势。而在竞争差异方面,采购可以做的是寻找或借力引供应商开发具有差异性的物料、援引供应商品牌(比如华为手机与莱卡合作摄像头)等手段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把最复杂的供应环境中的采购价值进行汇总、梳理,结果如下:

1.​ 价值维度:保障可持续供应

具体价值目标:确保可供应产能充足、确保可适时供应满足生产需求。实现手段包括管理好供应商组合、掌握供应商产能的弹性区间、管理好供应商响应、策略性预见供应市场趋势。

2.​ 价值维度:降低产品成本

具体价值目标:追求购买价格最低、追求采购总成本最低、追求产品总构成成本最低、追求产品成本低于竞争对手。实现手段包括持续寻找有价格竞争力的货源、最大限度利用量的杠杆降低采购成本、调动供应商彼此竞争降低成本、通过早期介入研发降低产品构成成本。

3.​ 价值维度:确保采购件的质量

具体价值目标:确保来料质量稳定且满足质量要求。实现手段包括选择到质量“内功”高的供应商、通过检验避免不合格品、能有效施加压力让供应商按我方要求尽力于质量管控、能辅导供应商进行持续质量改善。

4.​ 价值维度:提供采购竞争优势

具体价值目标为:通过采购建立成本优势、产品差异化优势。具体手段包括影响产品设计、与供应商合作开发、利用最大化的采购量杠杆等来降低采购成本;通过与具有差异化产品或品牌的供应商合作,以借力供应商品牌影响力为产品增值,进而建立竞争差异性。

对以上所有的实现价值采购的手段进行汇总,会发现它们集中在三个方面:深度掌握供应市场、驾驭供应商、管理内部采购需求。属于深度掌握供应市场范畴的实现手段包括:策略性预见供应市场趋势、持续找到有价格竞争力的货源、与有产品差异性的供应商合作、引用供应商品牌力量。属于驾驭供应商范畴的具体实现手段包括:管理供应商组合、掌握供应商产能弹性区间、管理供应商响应、施加压力让供应商尽力于质量管控、辅导供应商质量改善。属于管理内部采购需求范畴的实现手段包括:最大化利用量的杠杆降低采购成本、采购早期介入研发影响选型。

要做到价值采购,有两条必经之路:一是要大大强化采购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二是扩展采购的职责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