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企业生命周期的经济学规律

企业一般要经历创业期、快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来看,很多企业在没有走完全程时便已消失,有的甚至在创业期就夭亡。对顺利地从创业期存活下来的企业来说,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管理模式也不相同。

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企业,为了克服困难,实现企业基业长青,也必须在管理模式上寻求变革,实现管理突破。

管理模式的变革主要是企业文化和经营机制的变革。一方面,管理模式的转变可以延长企业的寿命,使得成长期和成熟期的时间增加;另一方面,正如图3-1所示,走向衰落的企业是寿终正寝还是金蝉蜕变,就看在关键时刻的管理变革是否成功。TCL鹰的重生就是一次管理变革,使TCL获得新生的力量,世界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管理模式之间的竞争。”因此,中国企业所遇问题的根本在于管理模式的改变。

图3-1 企业生命周期

与此同时,根据经济学的边际递减规律,当企业规模逐渐增大时,边际价值MV(marginal value)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厂商增加一单位要素的投入所增加的产品价值是先增加,后减少。如图3-2所示。

图3-2 企业边际递减规律

​ 当MV为最大值时,企业处于“最强”阶段,也就是财富创造速度最快的时候。

​ 当MV=0时,企业处于“最大”阶段,也就是财富积累值最大,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最强。

​ 当边际价值继续减少,MV<0,并在企业的财富积累值为0的时候,企业走到了尽头,也就是处于“最久”的阶段。

当然,对于“最久”阶段,每家企业有不同的判断标准,有的企业可能在财富积累值还没有减少到0的时候便已寿终正寝,而有的企业可能会选择在负债累累的时候才宣布死亡。

从经济学理论来看,当MV出现拐点的时间右移、MV=0的时间右移、MV<0后的减小速率进一步放慢时,一家企业才能真正实现和兼顾做强、做大、做久。也就是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企业提升运营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使得MV的拐点和0点右移,从而提升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

从企业边际价值递减规律上看,要出现拐点的偏移必须要进行管理变革。这个变革要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企业创造的价值要大于企业投入的成本。一旦企业投入的成本高于价值创造,风险就开始产生,企业就要进行有效管控,否则风险加大。因此,企业要有清晰的账务管理,准确及时了解企业经营现状很重要。

从经济学的边际递减规律和管理学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来看,企业在逐渐做大、做强的过程中都需要保持清醒,通过管理模式的变革,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在危机来临之前实现变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