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位置,是不是它首先应该是便利的——便利性降低了顾客光临的成本——决策障碍小——抬腿就到——很快就到。5个维度包括:易看到、距离近、易到达、易停车、配套好。
我们从5个维度来讨论位置的便利性。
位置便利性的5个维度示意图
2.8.1 易看到
在北京,去找麦当劳、肯德基、味多美、好利来,是很容易看到的,都有200家以上的门店。尤其是麦当劳,有的地方,还有立柱广告,一般在跟前肯定有一家门店。
所以,容易看到——能见度,这是便利性的第一个要点。怎么能做到这一点呢?金角位置,当然是更容易看到,但租金也很高。
如果模式或实力,不能拿到金角的位置。也要做到上下、前后、左右的社群和目标客群,能够很容易看到——通过研究、测量和设计,解决这一问题——把容易看到高效化、最优化、最大化。
2.8.2 易到达
易到达,是指交通的通畅性良好——不易堵塞,曲折较少,比较容易到达。
由于城市空间的立体化,除了容易看到,还要容易找到、走到餐饮门店。所以,我们要测算目标顾客群的易到达率、易到达程度有多高。
易到达率、易到达程度高,能够促进客人的到店率和消费频率。一般来说,坐滚梯下楼即是;走楼梯上楼即是;或者过一条马路即到;向前直走,不拐弯就到。这些,都是大家描述易到达的语言习惯。
2.8.3 距离近
距离近,是指在地理空间上,餐饮门店很接近顾客群体。
过去,估测餐饮门店的顾客群体,也是按地理范围来说的——是3公里半径,还是5公里半径,甚至更远。现在呢,随着人们对便利性的追求,以及餐饮门店和城市人口的高密度化,顾客群体半径大为缩小。
距离近,已成为消费决策的一个重要条件。所以,测定门店近距离范围内的顾客群体数量,是一项重要工作。
在酒楼时代,由于时代、消费心理和顾客群体的特殊性,人们开车30分、40分、60分的距离,还是很容易接受的。
那么现在呢,像在北京,一般离地铁站点不远——走路20分以内,或者开车、打车30分以内,这样,在消费决策上的容易程度就会提高。
2.8.4 易停车、易聚人
停车,已经是各城市,不同程度的一个问题了。停车难,也是制约餐饮生意的一个瓶颈。
有的位置,就是新增一个车位,都没有地方。这样的位置,就不适合开车的顾客群体。但也可能适合采用步行、打车、自行车为交通工具的顾客群体。
有的位置,不仅车没法停泊,就是人也不适合停留、聚集。这样的位置,就完全不适合开设餐饮门店。
所以,要么适合停靠一定数量的车,要么适合人群在此汇聚,要么车、人都适合停留、汇聚。否则,这个位置是不适合选用的。
2.8.5 业态组合配套
好的位置,大多是有不错的配套的。好的配套,吸引、聚集人群的能力才更强。
所以,选位置,也要考察周围的业态组合——测算商圈的人流、人气指数。这样,才好借助商圈的力量揽客。
一般差异化的业态组合,更有利于吸引不同需求的人们光顾——总客群量才会增加。
即使在住宅集中区,只要是围绕居民生活的业态组合,也会受到居民的欢迎。其实,菜市场现象,是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
菜市场,是居民区最基本的配套。围绕菜市场,往往还会有周边的产品和服务组合——鲜花、小吃、修理、烟酒、干洗等等。这些,与菜市场形成了合理的业务配套。
比较好的商圈配套是:有居住、办公、购物、休闲、活动等,一起形成了互补的人群和业态组合。这样的配套组合,业态协同效率高——招揽和留驻顾客的能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