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交面临的挑战
成交是销售进展的自然结果,但不表示在销售流程的末期,不会遇到障碍或挑战。这就是来自与价值相关的挑战,如降低价格、提高优惠条件、延长质保期限、延长付款期限,等等。无论对方如何对你的产品感兴趣,都不表示他不会议价,毕竟每个人都想获得最划算的交易。因此,销售人员必须具备应对这个挑战的能力,这是成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面上有很多关于谈判技巧的书,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将客户,特别是客户的采购描绘成只顾自己利益、充满谈判技巧的“压榨机”,要销售人员像谈判专家似的,运用“复杂”的谈判技巧,“摆开架势”与客户进行“正式”谈判,期间充满着“激烈”的讨价还价与狡诈伎俩。如果从事了一段时间的销售工作,你就会发现,客户也知道双赢的重要性,将供应商“榨得”没有利润,对他们也没有好处;他们明白“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价格几乎是“透明的”,并且,一般向公司的销售,其实对价格因素并不敏感。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公司出钱,不是自己出钱,不用像自己掏钱买东西那样斤斤计较。“摆开架势”与客户进行“正式”谈判的机会几乎没有,那些“复杂”的谈判技巧可能根本用不上。
在实际销售工作中,客户高层通常将谈判交给采购做,大的项目更会通过招投标进行,一般他不会与销售人员“谈判”,但到了销售流程的末期,当他与销售人员面谈时,他有可能提出这些与价值相关的问题。这时的重点是,销售人员不是要与他“谈判”,而是要应对好这些问题。谈判技巧不是本书的重点,在此只介绍几个与此有关的要点。
(二)与客户高层“谈判”的要点
1.客户高层关心价值而非价格
价值在销售中有丰富的含义且经常被滥用,前面我们分析了为客户高层创造价值,是指为赢得客户高层的信任而做的所有对他有价值的事情。这里的价值是产品的价值。
销售人员之前做的工作还有用吗?培训中经常有学员提到这个问题。因为不管销售人员如何做,到成交的时候,客户高层仍然只考虑产品的价值,为什么之前还要做那么多工作呢?
要弄清楚一点,产品的价值是建立在客户高层对销售人员信任基础上的,销售人员之前所做的工作会影响他对产品价值的考量,影响他的“谈判”态度和“要价”的高低。例如,销售人员之前做的工作到位,客户高层与这位销售人员的“谈判”就不会那么“强势”,或者是“象征性”地“要价”。如他对其他销售人员要求一定要降10%,或者一定要达到哪些条件,而对这位销售人员可能只是“象征性”地降一点就可以了。所以,客户高层跟你谈,就是之前工作价值的体现,不然你连谈的资格都没有。
产品的价值=收益-成本-风险。所以,那些涉及能够带来产品价值的因素,如产品带来的高收益、降低的成本、减少的维护成本、减少的潜在风险的收益、额外延长的售后服务时间、增加的培训,甚至帮助客户高层个人减少的风险等,都可以成为销售人员与他谈判的因素,而不仅仅是价格。
在实际销售工作中,有意思的是,客户高层虽然关心的是价值,却会以价格的形式说出来。如客户高层通常会说:“你们的产品不错,但我们的预算有限,能否再降低价格?”或者说:“你们的竞争对手的价格比你们低30%,所以,你们的价格还要再降低。”此时,销售人员就要跟他谈产品的价值,即用那些能够带来产品价值的因素应对,而不只是谈价格。只是谈价格就只有降价了,不然就没得谈了。
2.在决策时,客户高层更关心风险
销售专家凯斯·M.依迪斯说:“在做购买决策时,风险的重要性远高于多数销售人员所能理解的程度。”他给出了购买者的关注点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如图8-1所示。
图8-1 购买者关注点的变化图
他认为,在销售流程的第三个阶段,即购买决策时,价格已不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风险才是。这对销售人员有什么意义呢?身为销售人员,首先,要了解考虑风险是很正常的事情。其次,我们可以将降低风险作为转移价格因素的强大的谈判战术。
3.是交换而不是让步
是交换而不是让步,这是通常的谈判技巧。是交换而不是让步的意思是,不要平白无故地做出让步,如果你做出让步,也要让对方做出让步。销售人员常见的问题是,在与客户的谈判中,特别是与客户高层的谈判,常常迫于对方的压力而轻易做出平白无故的让步。结果,对方“得寸进尺”,要求更多的让步,自己损失利润的同时,还降低了可信度,让自己处于更加被动的局面。例如,客户高层让你降价10%,你就平白无故地降10%或8%,不让他也做出相应地让步,他会怎么想?他会认为你之前的价格报高了,对他不“诚实”。这不是降低了你的可信度吗?他不是会要求降更多的价格吗?
4.准备好付出得到表
要应对好客户高层的“谈判”,关键是做好准备,而最重要的是你需要知道能够付出什么、不能付出什么、能得到什么、客户高层需要什么、愿意付出什么。那么,事先准备好付出得到表就很重要,表8-1是一个范例。
表8-1 付出得到表
我们的重要性顺序 | 我们得到(客户付出) | 潜在价值(万元) | 我们付出(客户得到) | 预估对客户高层的重要性顺序 | |
最高 | 最低 | ||||
1 | 更大的合同金额 | 50 | 10 | 货款首付由30%降到20% | 3 |
2 | 驻厂人员期限由9个月减为半年 | 15 | 延长售后服务时间为3个月 | 1 | |
3 | 成为参考案例 | 20 | 安装调试时间由4周减为3周 | 2 | |
4 | 质保金金额由10%减为5% | 2 | 培训折扣 | 5 | |
5 | 减少一次培训 | 1 | 交货期由4个月减为3.5个月 | 4 | |
…… | |||||
不会让步 | 提供免费备件 维修费用折扣 增加1个驻厂人员 |
5.是应对不是谈判
此时,销售人员与客户高层不是谈判,是应对。因为客户高层通常是将谈判交给采购做的,他只是“问起”。对这点的认识非常重要,因为最后还是由采购来谈,所以,结果显得“不重要”,重要的是“应对”好这些问题,不降低自己的可信度。比起谈判,“难度”降低了很多。
让销售人员多了一个非常有效的应对方法——回去请示。例如,当客户高层让你降价10%,你不知道如何处理时,就可以说要回去请示一下再答复他,就应对过去了。
6.站在客户高层的立场,为他考虑
如果你站在客户高层的立场为他考虑,就能很好地应对他的问题,同时增加自己的可信度。例如,销售人员常常要面对客户高层要求缩短交货期的压力,如将交货期由8周改为6周。8周很容易完成,而6周时间很紧张,经常有销售人员因为不知道如何应对这个问题就答应6周。结果,销售人员的公司要加班加点,压力很大。如果因此晚了1~2天,客户高层还不满意。站在客户高层的立场上,这个问题就很好解决。“李总,谢谢你给我们这次机会(因为谈到交货期了),现在说交货期是我对你的承诺,我要对你负责,但签了合同后,就变成是你对公司的承诺了,是你的压力。我要和你一起,去向我们公司追货。现在你给我这么短的时间,万一达不到,不是害了你吗?”此时,客户高层一般会说:“那好吧,就写8周,但你给我6周搞定啊,要不然我们太紧了。”看,多么自然、轻松地化解了这个问题,还赢得了客户高层的好感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