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控制情绪的“心法”

京红是G药店的店员。一次门店促销时,她成功地导购了一笔大单——药品加上营养素,再加上器械和季节性商品,都推荐成功,金额近2000元。京红自己也很激动,拎着一篮子商品到收银台,情绪高涨,声音都有些发抖。这一状态被顾客迅速捕捉到了,顾客从篮子里拿出来很多商品,说这些不要了,就拿这几个药吧,最后顾客只买了几百元的东西走了。京红觉得好可惜,但是并不太清楚问题出在哪里,难道自己的情绪让盘子里的鸭子飞走了?

在多年的导购中,我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境,甚至有几次顾客明摆着就说:“你推荐这么多给我是有提成的吧?”有时真想说:“哪个行业不是以业绩来定薪资的呢?”但是我却不能说,只能吞回肚里,笑着回道:“这只是我的工作,而且有也不多,这就是事实。”但问题是,为什么我们在导购中会被顾客解读出“有提成”呢?其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情绪表露,我们自己有时都没有注意到。

其实,在门店工作中,我们会表露出的情绪与状态远不止京红这种,在引导顾客时需要控制哪些情绪与状态,又该如何控制呢?

(1)过热。京红在导购中因顾客的“较多购买”而表现出的亢奋情绪也属于过热的一种。其实,当我们遇到这类大单时,内心应淡定,把它看成是很平常的一件事。你可以这样想,不就是几千元的单吗,自己做得多了,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当然,顾客买单结束走了,并且走远了,你可以兴奋并分享!

另一种过热则表现在导购时过分热情,热情待客固然好,但不可过头,否则,顾客会以为你别有用心。注意保持恰当的距离,让顾客感受到你的亲和力但又不过分干预是较为妥当的做法。

(2)冰冷。这是药店同仁需要忌讳的另一种态度。而且,就在我们身边,就有同事一直坚守“冰冷”信仰,觉得什么事都不要紧,都与自己无关,导购时也同样不跟顾客多说一句话,也不多做哪怕一点点,让在旁边看着的同事干着急。

我想说的是,药店人需要冷静却不是无情。想想看,如果我们对待家人也是这样,家人会如何看我们呢?而我们的人生四季又将会是怎样的冰天雪地?所以,要改变自己,打开心窗,阳光才会照进来。

(3)疲惫。一般来说,我们一天七八个小时地站立服务,在前三四个小时还不是很累,到了后面一半时间,特别是下班前两三个小时,精力与身体都非常疲劳,此时,情绪也较容易烦躁,而此时往往又是营业的高峰时段,所以,此时的状态非常关键。

我的建议是,要像长跑一样分配自己一天上班的精力。长跑运动员一般不会在开头几圈就使出自己全部的能量,高手往往会留好精力用在最后几圈中,导购工作同样如此。在开头的几个小时工作中,我们除了正常地看场、导购、理货等,要避免无意义的闲聊与看手机,因为闲聊是很浪费精力的;也不要站着发呆,学会利用空闲时间学习与做后期自己要做的事,动静结合,充分把控工作节奏。

当然,我们也有一些同事是“人来疯”,人越多越有精神,人少反倒觉得累,这也是好事,不过还是建议要分析自己人少时为何没事可做。

药店人应为工作准备好旺盛的精力,避免熬夜,均衡营养。有好的身体,上班就不累了,情绪也会很好。

(4)愤怒。有一次,一个顾客进店,我上前迎接,还没有说话,对方就叫道:“不要导购,我自己会选。”有很多次,顾客进门就说:“服务员,过来!”有一次,一个代理商放在店门口的电子体重秤吞了顾客的一枚硬币,因为刚开始是我前往说明的,顾客开口就说脏话。还有一次,一家当地社会媒体以针孔摄像机暗访我们店,故意设计情景套话,当我们以良好的态度服务他们时,媒体却通过剪辑播出说我们故意拒绝“采访”。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很多时候,面对顾客,面对多种现场,我们也真想发火,但是愤怒并不能帮助我们导购,反而会引发更多危机。

要控制愤怒有这样一些方法:喝口水,走到店门外,透透气,换一个同事来处理。如果是家里,可以吃一根香蕉,也可以做一些体育运动。但核心是要心里明白,愤怒如猛虎,伤人伤自己。

(5)自卑。我们每个人的知识层级与结构不同,在面对顾客时,有时一个问题就被顾客问蒙了,这种情景会令许多药店同仁很自卑。的确,拥有丰富的知识会使我们越来越自信。我们应认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但不应自卑,要利用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顾客的问题,如有不懂,及时请教,包括请教顾客。当然,我们也因此要永不停止地夯实自己的知识基础,如此,才能在面对顾客时越来越有底气与自信。

如果是性格等因素使然,应多与开朗自信的同事在一起交流,对自己进行积极暗示,珍视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加强思想修养,多相信他人,就能收到明显效果。

(6)自负。有这种心态的同事导购时常会得罪顾客,原因是说话不注意,高高在上,像是顾客来求自己的,自己好像什么都是对的,语气也冲。这类同事多是家庭条件优越,没有负担,加上小时候可能有些娇生惯养。

要治好“自负”的毛病,可能需要时间的打磨,也需要其家人的配合,更多的时候,也许需要管理人员点明,并且对其说明害处,正常的人一般都听得懂。

人一天会有不同的情绪状态,但是顾客却不会为你的负面情绪买单,他们没有这个义务,而且他们进店时,往往自己也是带着问题来的,更希望你能用正面情绪感染他。

所以说,导购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自控的过程,控制好了自己,就控制好了一天的工作状态与结果,管理的过程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