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繁荣及各国之间的交流与联系日益紧密,商业合作形式也开始不断地变化。
以美国为首的老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仍不遗余力地在全球资本市场上攻城略地,而以中国为典型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也开始不甘落后,向前追赶。单纯的内生式增长早已无法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而在竞争激烈的现实之中,企业若想继续存活,那么以兼并收购为典型代表的外源式增长方式将是“性价比”极高的一种选择。
这本《合并与收购:理解反垄断问题》的作者是美国律师协会反垄断分会,而译者是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竞争法研究中心秘书长的黄晋先生。作者在本书中不仅对合营企业、纵向合并、混合合并、潜在竞争理论、司法救济和救济措施及美国反垄断法对跨国交易的适用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评述,还谈到美国联邦执法机构的合并审查过程与程序,并简要讨论了州一级的合并执法活动。可以说,这本《合并与收购:理解反垄断问题》囊括了所有对于现行美国反垄断执法现状最全面、最前沿的分析。可见,本书不论是从适用性、信息更新程度还是经验的可借鉴性上来讲,都是非常出色的。
作为一本专业理论性较强的书籍,本书没有教科书式地照本宣科,也没有不切实际的高谈阔论。该书的作者美国律师协会反垄断分会不仅始终关注对著述本身内容的概括,并且更加关注推理条例本身的设计背景及逻辑推理,从而使得本书内容极其精炼和实用。
和机械的罗列条文相比,本书对于相关法案的历史及运用都有一定篇幅的概括。本书以《联邦并购指南》为解决大部分问题的依据,并在之后的问题论述中将实际案例与《并购指南》相结合来解释问题。美国发垄断法的制订初衷不是让个别竞争者远离激烈竞争的“混战”或者阻碍两家企业资源合并所获取的商业效率。反垄断法适用于合并与收购,旨在确保这些交易不会产生、增强市场力量或者便利市场力量的行驶,从而使一家或者一家以上的企业有能力“在某个显著期间将价格提高到竞争水平之上”。
作为一本全面评论美国合并实体法的著作来说,本书比一般的评论类书籍更加注重内部分析与交易方法的运用。本书非常强调遵循规则且不拘泥于规则这一理念。比起固步自封地盲目规制,作者更希望可以引领读者详细地去了解交易背后的理论及方法,从而更从容地面对竞争及垄断问题。
本书从第三章的市场界定和测量起步,进而转向对交易引起的可能存在的协调和单边效应进行讨论,然后集中讨论了影响当事人责任的减轻因素,引领读者详细了解了对交易运用的实体分析方法。不止于此,本书还另立章节,分别讨论了合营企业背景下和纵向合并、混合并购中产生的问题,对于潜在竞争理论,本书也有论述。
作为一本专门研究并购中反垄断领域的非百科全书式的法律类书籍来说,本书不仅注重对于反垄断领域最重要的相关法律的介绍,并且还非常注重对于相应章节所述问题背后经济原则的探讨。例如在本书的第三、四、五、六、九、十章中,都拓展了大量的经济学内容。这些内容由经济学家撰写,简单易学,深入浅出,不仅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深入理解相关经济问题的可能,并且还为其提升了以一种经济学角度考虑问题的思维高度,对于从未接受过经济学训练的读者而言,这无异于雪中送炭。书后的附录是关于美国几部较为重要的反垄断法律及相关的案例评析,为读者内化及参考运用知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当然,本书精华非以上几点所能全部概括,列举出来无非是为了抛砖引玉。但遗憾的是,本书也有些许不足。虽然本书的第二章涉及了联邦机构的合并审查过程和程序,然而本书没有寻求对此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尽管该书简要讨论了州合并执法,但也只是浅尝即止,没有深入挖掘,并且本书对于外国合并审查制度部分的内容也没有进行论述。
但瑕不掩瑜,有不足才会有进步的空间。总体而言,本书算是关于并购中反垄断领域的经典佳作之一。其译文通俗易懂,语言平实且忠于原文,读者的受众范围也非常广泛。无论您是有经济学训练或者是没有任何基础的读者,都建议您可以翻开此书看看,相信您一定会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