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不仅要满足客户的需求,更重要是与竞争对手争夺客户。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要做的是如何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快、更好。不断强化优势,寻找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弥补差距。
看对手找差距一般需要四个步骤:寻找竞争对手、确定关键竞争对手、收集竞争对手信息和分析竞争对手。
1.寻找竞争对手
工具一:竞争对手梳理
竞争对手可以从产品和资源两大角度进行寻找。如表4-16所示。
表4-16 竞争对手梳理表
产品角度主要包含三个思考维度:
首先,直接竞争对手,直接竞争对手的产品从本质上判断一般为同种产品,市场细分可能有一定差距,比如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华为手机和苹果手机、联想电脑和戴尔电脑等。
其次,替代品的竞争对手,代替品可以满足客户的同一种需求,比如出租车、地铁,地铁就是出租车的代替品。
最后,互补产品的竞争对手,也是最容易忽略的竞争对手。所谓互补产品是指一种产品的销售需要另一种商品的配套,如内燃机汽车和加油站。当汽车出现升级,能源供给结构出现变化,出现新能源汽车,电力和加油站形成了竞争关系。
除了产品角度,客户资源角度也是判定竞争对手的非常重要的思考维度。客户资源是有限的,主要包括客户的时间资源、预算资源和身体资源等。
时间资源:对于王者荣耀这种娱乐App,它的竞争对手不只是游戏App,今日头条、抖音这一类可以消磨时间的娱乐App都会和王者荣耀抢夺客户的时间资源。因为相同的时间看了新闻、短视频就玩不了游戏,所以王者荣耀的竞争对手除了游戏App还有娱乐App。
预算资源:每个客户能够支付的预算是有限,从这个角度分析,Zara的竞争对手不只是HM这一类的服装公司,可能旅游公司抢占了客户的预算资源,所以这一类的公司也可以称为Zara的竞争对手。这也是高房价、高房租抑制了高消费的原因之一。
身体资源:比如人的胃容量是有限的,对于餐饮企业来说,竞争对手除了其他的餐厅品牌,还有三只松鼠这一类零食企业。
需要注意的是,资源并不是每一项都可以找到竞争对手的。
2.确定关键竞争对手
工具二:竞争对手评估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分析出多个维度的竞争对手,但公司的资源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考虑到所有的竞争对手。一方面是不可能收集并分析所有的竞争对手;另一方面不可能战胜所有竞争对手。所以,需要根据与企业的产品、资源和市场的相似性,选择出最具有相似性的核心竞争对手,着重分析。
可以通过竞争对手评估工具,进行关键竞争对手的筛选。竞争对手评估工具从多个维度判断竞争对手与企业的相似性,通过资料的收集和主观的判断评分,并对总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名,其中排名愈靠前,说明相似性越高,对企业的竞争威胁越大,判断出关键竞争对手。如表4-17所示。
表4-17 竞争对手评估工具
3.收集竞争对手信息
工具三:竞争对手信息收集
确定关键竞争对手后,需要定期和不不定期地收集其信息,主要包括经营数据、营销数据、组织数据、产品数据和媒体数据等。如表4-18所示。
表4-18 竞争对手信息收集表
竞争对手信息收集渠道,通常包括线下渠道、线上渠道和网络工具等。如表4-19所示。
表4-19 竞争对手信息收集渠道
4.分析竞争对手
分析竞争对手的主要目的在于明确与主要竞争对手的差距,评估竞争者对企业的竞争性行动可能采取的战略和反应,从而制定自己的战略方向及战略措施。
工具四: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市场对比分析
通过市场对比识别出扩张中的企业及衰退中的企业;识别出企业主要在哪个产品市场中居于优势,哪个市场中居于劣势;识别出在单个产品市场里各竞争企业的份额变动趋势。如图4-56所示。
图4-56 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对比分析
识别出竞争对手的优势地区及劣势地区;识别出竞争对手在各地区的份额变动;识别出竞争者在哪个消费群占据优势,在哪个消费群居于劣势。如图4-57、图4-58所示。
图4-57 企业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区域市场对比分析
图4-58 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区域和客户份额对比分析
识别出竞争者在单个消费群中的份额变动趋势;识别出竞争对手在消费者购买因素中的强势环节和弱势环节。如图4-59所示。
图4-59 企业与竞争对手在细分客户及购买因素对比分析
识别出在市场成功各要素中竞争对手的优劣对比。如图4-60所示。
图4-60 企业与竞争对手市场成功要素对比分析
识别竞争对手技术创新的重点环节;识别在不同时期推出新产品占销售额的比例,揭示竞争对手产品组合的健康程度。如图4-61所示。
图4-61 企业与竞争对手产品/技术创新对比分析
分析竞争对手对各成功要素上的竞争实力对比;识别出竞争对手主要的销售来源和主要利润来源。如图4-62、图4-63所示。
图4-62 关键成功要素与产品组合收益贡献对比分析
图4-63 竞争实力与策略对比分析
图4-63 竞争实力与策略对比分析
分析与竞争对手偿债能力及安全性的对比,分析与竞争对手盈利能力的对比。如图4-64所示。
图4-64 财务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