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流程治理是流程管理的升级

关于流程治理,这个名词刚出现的时候,很多流程管理的从业者还不能理解流程治理的意义。

我个人的理解是,治理的范围要大于管理,更注重从上而下的管理机制的建立,有明确的目的,以及基于这些目的而实施一系列管理行为。

要了解“管理”和“治理”的区别,我们要先了解一下,治理这个词一般出现在哪里。我们经常看到政府发文,比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份文件是完善和发展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开启了新时代迈向“中国之治”新境界的伟大实践。这是从宏观层面,较大范围的治理体系建立。还有其他小范围的应用领域,比如环保治理,交通治理等,是基于问题而开展的专项改进,也可以用“治理”来诠释。

那么流程治理应该如何理解呢?

第一,流程治理应该是基于宏观层面的,自上而下的流程治理体系的建立。这需要企业最高层支持,出台相关的流程治理政策、制度,并基于这些政策、制度而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行为。

比如,某企业为了推进流程治理体系的建立,从政策上出台了流程OWNER激励政策,对流程OWNER的考评出台了晋升、加薪的激励或者限制政策。对流程OWNER所负责的流程在年度考评中表现优秀的,优先给予升职和加薪的激励,对表现不佳的流程OWNER进行弹劾取消流程OWNER资格,相应的后果是一年内不可以加薪升职。

这个政策极大的激发了流程OWNER对流程管理的积极性,提升了流程落地执行的效果,以及促进了流程能基于问题而不断进行持续优化的动力。

过去的流程管理,如果没有治理的高度,难以说服企业高管支持出台这样的激励政策,这也是流程治理为什么能站在更高的高度,自上而下的促进流程管理体系建设的原因所在。

第二,流程治理更倾向于流程管理规则的建立,而且不局限于流程管理模块,会同其他管理要素集成来争取公司资源,进而促进了基于问题解决的流程治理体系的建立。

比如,某企业营销模块管理混乱,从客户开发,到订单交付,回款等环节都没有明确规则,总是出问题,进而影响公司营收和利润增长。基于这些问题,首先应该明确流程治理的目的,参考国家治理的要求,首先要出台的是《关于营销模块推进提升客户服务能力治理的若干决议》,基于这些政策的出台,流程治理就有了明确的目的和政策支持。在这个前提下再开展营销模块流程变革项目将会减少阻力,争取到公司授权、资源支持,然后在授权和资源支持下,整合绩效管理、组织管理、IT工具等管理要素,才能真正让营销模块的流程有效落地,产生实际效果。

简而言之,在流程治理驱动下,流程管理才能真正管理好流程,建立流程运行所需要的环境,这样才能从微观上促进流程落地。

以上是关于流程治理的理解,那么为什么说流程治理是流程管理的新阶段呢?我们来进行对比分析:

内容

流程管理

流程治理

政策

很难从公司最高层取得明确政策支持。

自上而下治理体系的建立,有明确的激励政策,而且不局限于流程管理领域。

制度

局限于流程管理领域内的制度,主要是管理流程的规则。

不仅仅局限于流程管理模块的规则,更注重通过流程治理来集成其他管理要素,比如战略管理、绩效管理、组织管理、IT应用等的集成。

组织

流程管理一般下沉到基层组织,高阶的流程管理组织一般难以发挥作用。

在流程治理的高度认同下,自上而下的流程治理组织更容易受高层关注,进而发挥流程管理决策、评价、改进的作用。

绩效

流程管理绩效一般通过流程变革项目来取得授权,一旦项目结束,流程管理的日常运营阶段难以通过绩效驱动业务部门自发改进流程。

流程治理不仅将流程管理视为一种服务能力,更是业务规则秩序的梳理而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行为,在流程治理组织的及时决策和资源支持下,流程治理更能取得绩效驱动。

IT

一般的流程管理IT化主要集中在审批流的设置上,先进一点的企业可能导入了流程管理软件,但也仅仅局限于流程管理模块。

流程治理的使命是促进公司整体运营管理效果,因此更注重流程管理软件同公司其他IT系统的集成,并通过数据分析支持流程评价与改进工作。

以上,从政策、制度、组织、绩效、IT的角度来阐述流程管理同流程治理的区别,从这些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流程治理从这五个方面对流程管理进行了升级,因此我们可以理解流程治理是流程管理发展的新阶段。

为什么流程治理就能让流程管理升级呢?主要原因是流程治理是带着自上而下的治理使命,同流程管理不一样的是,过去的流程管理让更多的人理解为流程管理服务,而流程治理由于带着天然的使命,更侧重于治理体系的建立。

下一节的几个案例,可以帮助大家更深入理解流程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