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从产品到商业模式

产品万花筒:商业模式产品

产品的第二个进化方向,是商业模式产品。

商业模式如同一个万花筒,每一次的商业模式创新都带来完全不同的产品形态,但商业模式的本质,是对产品原有价值链要素的重新组合。

商业模式是什么?

只懂埋头做产品或销售的企业缺乏产业价值链、产品全价值链角度的创新商业模式设计,从而使本来可以赚钱的业务变得亏损。

比如动画或动漫产业。

依靠开发动漫作品从电视台购买节目中获利,并不是最好的商业模式,迪斯尼从动画形象授权、主题乐园中获得的收入与利润远远超过销售动画片版权的收入。

在缺乏品牌的情况下希望销售动画片播放权,是很难行得通的商业模式。蓝猫投入6000万元制作费用却无法从电视台的播放里获得一分钱收入,最后是依靠卡通形象授权走上盈利之路。

动漫产业的这种特性正反映出企业的商业模式设计(或业务模式)对于获取收入与盈利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的企业经营逻辑是设计并制造一项产品或服务,建立销售组织与分销渠道,配以线上及线下的宣传与推广形式,实现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价值——典型4P的经营模式。

新经济催生的新型企业如Google、Amazon、Facebook、Groupon等,颠覆了传统企业的经营逻辑:一个企业的价值是可以“提前”被资本预支的,投资额/估值/市值与现有业务收入及盈利没有比例关系,而是取决于对未来的预期。

这种新经济带来的商业模式是超越了传统企业经营逻辑,在传统的成本加成模式之外,正在诞生越来越多的创新商业模式:

免费模式:流量转化广告收入模式,IM(MSN、QQ、Skype)、杀毒软件(360电脑管家)。

价格杀手模式:减少渠道环节,压缩渠道增值空间,淘宝、凡客诚品、麦考林、当当网、京东商城、一号店等C2C、B2C服务网站。

收入变形模式:不卖产品卖服务的收入模式,如租车、开心农场DIY种菜、绿化植物租赁等;关联销售如动漫;线下线上联动如网游。

第三方模式:维络城电子优惠券、团购网。

服务外包模式:线下营销外包商华谊嘉信;企业经营(管理价值链)外包商如客户关系管理云服务提供商Salesforce、 IBM、埃森哲(供应链、物流、产品研发、财务、制造系统、人力资源)、培训外包(安博、聚成等)、个人管理外包(诺亚财富管理、健康管理服务)等。

商业模式产品的本质:开放与封闭

商业模式创新意味着企业必须跳出产品经营的传统逻辑,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来设计经营模式、收入模式,并依据顾客特性设计盈利模式、渠道模式,从而整合为一个创新的商业模式。

最终,通过巧妙的价值链布局与关键价值链掌控,形成企业自己封闭式商业模式,即“自循环商业模式”,将产业链上的关键资源整合进自己的产品系统之中。

商业模式产品是将产业价值链要素内化于企业组织及产品。

苹果是一个商业模式产品的典型代表,苹果对自循环商业模式的执著已经到了病态的程度:为了避免系统开放,ipad取消了USB接口;APP是一个封闭的软件平台,只有苹果的终端设备才能连接。苹果将Mac时代不兼容的产品理念进行到底,不与任何非苹果产品共享资源。

比较而言,谷歌2010年推出的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采用开放式操作系统,短短两年,迅速成为非苹果系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操作系统,安卓操作系统的份额比苹果的OS操作系统要高得多。

正因为如此,在谷歌以125亿美金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产品部门后,安卓操作系统处于商业模式产品与商业系统产品的岔路口:继续开放,安卓会变成一个商业系统产品,谷歌只能以内置底层程序的方式实现自己的利益预期;如果成为新的谷歌—摩托手机的专用系统或授权专利系统,那么安卓将变成商业模式产品,谷歌的盈利来源是手机与APP软件分成,与苹果一样。

智能操作系统大战已经开始:微软即将推出WP(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产品,诺基亚、HTC等都有采用WP系统的产品,诺基亚自己的塞班(Symbian)操作系统,阿里巴巴云手机的云操作系统(Cloud OS)等。

显然,封闭式的操作系统将用户分割为一个个孤岛,安卓系统也面临被山寨、被瓦解的风险,这场操作系统封闭与开放的竞争才刚刚开始,最终只能以用户数量及黏性论英雄。

谷歌、腾讯、百度等以商业系统产品起家的企业,在利用商业系统产品带来的庞大用户,通过对互联网上下游产业链上各种新产品的山寨、创新、收购,形成自循环的商业模式产品群,使得企业越来越成为多产品形态、多收入来源、产品内在迁移程度高的自循环商业体。这是类门户网站式的免费(开放)开路、收费(封闭)产品迁移的产品模式。

智能的世界,产品在丰富。但未来的前景,看似并不美妙,用户将为系统分裂,不是一个好的未来。

商业模式产品的创新方法论

比归纳总结商业模式类型更重要的,是理解商业模式创新的原理,掌握了这个原理,我们才能对商业模式创新之真伪作出正确的判断,同时为中国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方法论工具。

图4-3 商业模式产品创新思维导图

上述所有创新商业模式都是对这四个要素进行的组合:

1.开放性经营模式

免费IM、杀毒,是希望先建立客户流量与黏性(客户端依赖),然后通过广告、关联产品获取收入及盈利。这是用开放性经营模式吸引用户。

2.开放性收入模式

电子阅读是一个轻硬件收入、重内容收入的开放性收入模式代表,Amazon的Kindle以及即将推出的平板电脑之所以受到欢迎,是来自Amazon平台上的上百万册正版电子图书。

中国的出版机构不愿意放弃印刷产品的蛋糕,对电子出版冷淡观望,造成了中国电子阅读内容供应不足、以盗版图书为主的混乱现实。盛大文学的网络出版,以小说为主要产品,吸引的是青春期的年轻人。这种内容的阅读其实与网游无异,绝不是电子阅读作为人类知识产品数码化的内容本质。

2010年盛大对汉王的颠覆,正是利用盛大在内容资源、网络资源上的开放式收入来源,对电子书硬件价格暴利的斩首行动。

3.开放性盈利模式

动漫产业是典型的开放性盈利模式,动漫的形象授权、主题公园、动漫播映、政策奖励甚至广告植入等,成为动漫产品设计、制作的主要盈利来源。

4.开放性销售渠道

淘宝网代表的C2C、凡客诚品为代表的B2C,就是一种开放性销售渠道,对传统的厂家、分销、终端的封闭式、不透明销售渠道,是一次彻底的颠覆。京东、当当、1号店等对传统零售渠道的商品正在构成越来越大的价格透明化挑战。

商业模式产品具有摧毁传统产业游戏规则的巨大力量,不管你是否喜欢或理解。面临商业模式冲击的产业,任何企业无论大小,都必须尽快重构自己的产品及模式,以避免被冲击乃至被淘汰的命运。

但同时,商业模式产品的创新,也是一次巨大的机会,提供了对产业结构重新洗牌的工具,创业企业可以凭借商业模式产品创新,冲破传统产业里领导企业的资源壁垒、品牌壁垒、渠道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