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田园牧歌要把音乐分享给大家

《执行官》: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你创办了田园牧歌音乐酒吧?一个艺人从事颇为复杂的酒吧经营无疑挑战巨大,请问创业阶段你是怎样“撑”下来的?

老田:我的田园牧歌音乐空间不算是真正的酒吧,也不属于餐饮行业,而是属于音乐领域延伸出去的服务行业。田园牧歌的前身是我和几个朋友在体育横街开的一家“小二楼民谣居”。地方很小,摆了一个小酒柜、三张桌子,还搭了夹层。当时赚不到什么钱,但是可以痛痛快快玩音乐,然而正是这种没有目的的玩法,我们的“小二楼”就像一片森林一样,吸引来了大量的音乐人和艺术家,像崔健、许巍和孙冕老爷子,还有侯德健老师——他在广州时都待在那里。因为“小二楼”是一个很纯粹的地方,慢慢就开始有了名气。我其实没有什么“商道”,就是纯粹玩音乐而已。当一个人把纯粹的事情做到极致,延伸出所谓的商业模式就是后来的事了。

随着“小二楼”的客人越来越多,小铺子坐不下了,我们就搬到刚建起来的TIT创意园,也就是现在的田园牧歌。田园牧歌撑下来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当时“小二楼”连空调都没有,侯德健老师就拉着孙冕和几个朋友,一人凑一点,就这么撑了过来。我不是做商业的人,田园牧歌能做到现在,要感谢一直支持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没有什么“商道”,就是用心做一件事,恰恰正是这样把大家的都聚在了一起。

《执行官》:您的第一间主题音乐酒吧虽然热闹,也很成功,相比后来崛起的胡桃里显然是领先了N年,但成就并不是最大,你觉得原因是什么?

老田:这正是因为田园牧歌和胡桃里的不同,胡桃里做的是生意,而田园牧歌经营的是朋友。我有时候也想过把田园牧歌做大,但我是一个“手艺人”,就像西关卖牛杂的老太太,开到第二家就不是我的手艺了,因此这个问题我从来不纠结。胡桃里在全国都开了许多店,也挣了不少钱,但是如果我老田也把田园牧歌做得那么大,可能就失去了自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和小伙伴玩音乐,得到了财富却失去了真正的老田。

《执行官》:餐厅、酒吧等有个现象:什么流行干什么,喜欢跟风模仿。音乐餐厅、音乐酒吧近年风靡起来,然而许多都不长久。田园牧歌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您对田园牧歌的定位是怎样的?

老田:田园牧歌属于服务行业,和餐饮还是有区别的,尽管现在有两家加盟店提供餐饮,但还是以音乐为主体,如果没有音乐,就不是老田的田园牧歌模式了。我现在大概给五六家酒吧做咨询,这个过程中就发现许多酒吧都是靠装潢、新鲜刺激和美女经济来支撑,这种模式往往存在“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情况,当一家新酒吧出现时,往往难以为继。严格意义上而言,这些都不能称之为酒吧,酒吧应该有自己的定位、思想和固定的消费人群。田园牧歌的客人是都多年的老朋友,从我2003年来广州在别人酒吧做艺术总监开始,大家就一直玩到现在。到酒吧就是为了找家,今天到一家酒吧遇到个熟人,第二天再去还能看到他,就不会孤独。许多商业酒吧纯粹砸钱进去,没有建立自己的文化,也没有培养固定的用户群,导致了它们的恶性循环。田园牧歌能够成功就是做好了一件事,把最好的音乐、最熟悉的声音传递给大家,在这里能够见到最亲密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