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销商由于长期游离于厂商之外,处于无人管无人问的境地,对厂家无忠诚度也无归属感,谁的利润大就推谁的产品,利润下滑积极性就降低,分销商是名副其实的“名牌杀手”。
区域经理马凯终于见识了被称为“名牌杀手”的分销商的厉害了。随着企业产品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价格越来越低,原来根据企业渠道下沉、通路精耕细作的营销思路而设立的分销商,在经过短暂的“蜜月期”后,如今已是处于快“离婚”的状态了。由于分销商的利润不断下滑,分销商的积极性越来越低,原来每个月可以销售3万元的分销商如今连1万元的货物都销售不了,个别分销商甚至连续几个月都不进货了,而竞争对手的产品却越发强劲,大有压倒自己的势头。为此,区域经理马凯也专门走访了几个分销商了解情况,结果却是同样的说法,“你们的产品虽然好,但是利润太低,卖别人一件货抵你们的三件货”“马经理,不是我们不卖你们的货,你们的货物利润太低,我们发你们的货简直是白辛苦”“唉,你们的货如果不是商店老板点名要,我真不愿意销售,不赚钱”,面对这些说法,区域经理马凯知道这是实情,应该怎么做呢?
分销商大批量接货、零星配送批发,赚取有限的差价作为利润,这是他们的谋生之道。谁的利润大就推谁的产品,对于别的产品能卖就卖、卖多卖少无所谓,赚钱就行,这是他们的经营思路。对于他们而言,利润空间一旦缩小,积极性就相应下降,这是普遍现象也是马凯目前所面临的问题症结所在,要想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 结盟分销商
主要有两种形式。
(1)协议联盟的形式。将分销商纳入厂商管理体系,增强分销商的忠诚度,以此来调动分销商的积极性。
我国知名企业娃哈哈就是以二联体形式,通过经销商与分销商的价差分配、返利分配的协议,将分销商纳入自己的管理体系,政策透明、促销一致、促销品下放,不但使分销商有了归属感,而且调动了分销商的积极性,从而成就了娃哈哈今日的辉煌。
(2)业务员工作深入分销渠道。即通过对业务员工作分工的调整,使业务员在对经销商管理的同时深入分销渠道,协助分销商进行渠道宣传、渠道疏通、货物分流和终端的维护与管理,虽然产品的利润空间小了,但是提升了销量,同样可以调动分销商的积极性。
1、 建立分销商区域保护制度
通过对分销商渠道区域的严格划分,形成独立封闭的营销区域,并根据市场情况和分销商的不同要求,在促销一致的原则下,进行价差与促销的微调,让分销商独立运作市场,同时得到利益,这也是调动经销商积极性的一种方法。
1、 建立分销商升级制度
即通过设置不同级别的分销商,建立分销商不同级别的升级制度,根据分销商的表现逐步提升经销商的级别和奖励标准,目的在于给分销商一个愿景规划,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根据市场情况以销售额、铺货率、新品上市率、销售增长率、品项达成率(指产品的系列品种在市场上齐全程度的指标)、货款回收等指标为基础,设立分销商的升级制度与考核办法,从而享受不同待遇或返利标准。如表1-2所示。
表1-2 分销商升级制度
级别 | 销售额(元) | 铺货率 | 新品上市率 | 销售增长率 | 品项达成率 | 奖励制度 |
一级分销商 | 35万 | 90% | 95% | 30% | 90% | / |
二级分销商 | 30万 | 85% | 90% | 10% | 80% | / |
三级分销商 | 20万 | 77% | 80% | 10% | 70% | / |
四级分销商 | 15万 | 70% | 70% | 5% | 60% | / |
1、 建立分销商培训制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建立针对分销商的培训制度,通过给分销商提供正规系统的培训机会,增强分销商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帮助分销商和企业一起成长,从而调动分销商的积极性。
1、 配送费用审核补贴办法
即通过配送费用补贴的方式,补充分销商的利润,一方面保证分销商配送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保证分销商利润合理化,同时也加强了对分销商的管理。
小提示:将分销商纳入自己的管理体系,政策透明、促销一致、促销品下放,不但使分销商有了归属感,而且调动了分销商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