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澄博士将会员制分为储值式、订阅式、积分式、圈层式四大类型,每种类型特点与操作要点如下:
(一)储值式会员制:快速回笼资金的双刃剑
适用场景:新开店或急需现金流的企业,尤其适合实体行业初期阶段。
1.核心优势:提前锁定客户消费,缓解现金流压力;通过储值金额设计,筛选高价值客户。
2.操作风险:
资金管控:储值资金本质是企业负债,需设立专管账户,避免用于日常经营或扩张,防止资金链断裂。例如,健身房、教育机构因挪用储值资金跑路的案例屡见不鲜。
优惠尺度:过度优惠可能导致利润率过低,影响可持续经营。新手可适当补贴吸引客户,但老手需平衡优惠与利润,避免陷入价格战。
3.实战技巧:
金额设计:根据客户消费能力与产品单价,设定合理储值梯度。例如,茶馆可设置 1000 元、3000 元、5000 元等档位,对应不同折扣与赠品。
消费引导:储值后通过定期活动、专属服务引导客户消费,提升储值使用率,而非单纯追求储值金额。
(二)订阅式会员制:锁定长期消费的
“自动续费” 模式
适用场景:服务型、内容型企业,如知识付费、茶饮续购、软件服务等。
1.核心逻辑:通过定期提供产品或服务,培养客户定期付费习惯。例如,QQ 音乐会员、剪映会员等,客户为持续使用服务付费。
2.关键要素:
价值确定性:确保每期服务或产品质量稳定,如定期更新的课程、固定品质的食材配送。
续费机制:简化续费流程,通过自动扣款、提前提醒等方式提升续费率。同时,设置续费优惠(如连续订阅享折扣)增强粘性。
3.案例实践:李博士所在的茶企通过订阅式会员,定期为会员配送定制茶品,结合茶文化内容输出,提升会员留存率与消费频次。
(三)积分式会员制:低成本裂变与活跃度提升
适用场景:全行业通用,尤其适合需要提升客户活跃度与裂变的企业。
1.核心功能:
消费激励:消费即积分,积分可兑换产品、服务或优惠券,刺激重复消费。
裂变驱动:设置推荐积分,老客户推荐新客户可获积分奖励,实现低成本获客。例如,京东通过 “推荐好友获积分” 机制,利用老客户社交网络扩大用户基数。
2.设计要点:
积分体系:明确积分获取规则(消费金额与积分比例)、使用范围(可兑换内容)及有效期,避免积分体系复杂导致客户流失。
系统支持:依赖数字化系统记录积分与推荐关系,确保数据准确。李博士提到,其茶企使用自研 SaaS 系统管理积分,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提升用户体验。
(四)圈层式会员制:打造高价值客户专属生态
适用场景:高端服务、垂直领域企业,如奢侈品、高端茶饮、私人俱乐部等。
1.核心价值:通过差异化服务与身份标识,满足客户社交与情感需求。例如,胖东来虽未刻意推广会员制,但通过优质服务形成 “隐形圈层”,客户因认同品牌价值观而持续消费。
2.运营关键:
特权设计:提供专属活动(如会员品鉴会、私密沙龙)、定制服务(如个性化产品推荐)及荣誉标识(如专属会员等级)。
情感连接:通过社群运营、线下活动增强会员归属感,例如茶企定期组织会员茶会,邀请专家分享茶文化,提升会员对品牌的情感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