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着实火了一阵。我也进过群,苦不堪言。
每次课上,我都说互联网是个生态,创业就要建生态。
自然生发,百态依存。简称生态。微信群就是个例子。
不过,那是个缺氧的生态。
人生有限,微信开发者很慈悲,入了群无法屏蔽,有个小红点,不断提醒新消息。本意是:不让你入太多群,糟蹋体格,耽误性格。
但很多人还是入了几十、几百个群。这样的生活,已进入阴沟。
乱入群是个恶习。所以,进去干什么都算恶习。
恶习在群里此起彼伏,互相传染。无论多么高端的人,只要凑在一起,立即变成痴呆,甚至泼皮。
有的恶习,尚可理解。比如,发广告。只要有铺垫,混熟了,宣传自己天经地义,不然跟你们废什么话?做生意要紧。如果再来点赠品和优惠,反而仁义。
抬杠、争论、骂战,也算热闹。群体生活的维度,必然很低。每天碎嘴长舌,互不嫌弃就好。
恶习处在正常智力范围,就是良民。入群本是无聊事,打发时间也不错。
而有些恶习,超越智力下限。主要有以下三种:
发链接。互联网上,最不胜其烦的就是信息。某地真出现六个外星人,轮不到你通知大伙。来了本想聊个天,你却让人读文件。
抢红包。陌生人之间抢红包,无耻又荒唐。进群是交友,不是捡钱。人性的裸露,比身体的皮开肉绽更可怜。为几块钱犯不上。可偏偏有人乐此不疲。
喝鸡汤。科学提高了物质、降低了精神,心灵鸡汤能做平衡。但不能多。热衷互喝,坏了肠胃。喝完还鼓掌感谢,灌的人就更多。
恶习有不同,群都一样。大群小群、好群坏群,区别不大。
群,毕竟是群。
没有高端群这一说。要说有,全国就一个:七常委群。你进去干啥?
有些大拿,爱建专业群,定位于高端。总得请点高端人士吧?难。
给面子的,来了不说话,挂那儿供人瞻仰。
不给面子的,要么不来,要么来搞一言堂。不舒服,便开战。网上不是面对面,谁也不怕扔杯子。
好群,人都不多。没事保持安静,有事说事。都是正常聊天。
最好的群,每人都说自己的话,发自己的原创,原汁原味做交流,别无分号。
有一两个好群,挂在那儿,合乎自己的兴趣或利益,就弥足珍贵。
不必乱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