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资源分配是阿米巴经营的核心任务

第二节  资源分配是阿米巴经营的核心任务

许多企业在导入阿米巴经营模式的时候,往往只考虑未来公司要实现的经营目标,而没有系统地考虑实现这些目标背后需要配置多少资源,也没有制订与战略目标匹配的资源配置规划。

没有资源配置规划的阿米巴经营经常是“昙花一现”,难以实现落地。如果用没有资源配置规划的战略指导年度的经营计划或者预算,就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资源配置全靠各阿米巴单元对资源的争取,导致资源的配置不能符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在企业能够利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适当的资源配置会直接导致公司战略无法实现。企业导入阿米巴经营模式,也容易功败垂成。

一、阿米巴经营落地最重要的两种资源

企业的资源有很多方面,与实现阿米巴经营目标直接相关的资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财务资源和人力资源。

财务资源就是阿米巴所拥有的现金,未来可预期的利润等。财务资源一般用于企业内部技术改造,增加流动资金或者用于并购相关企业时的现金支出。财务资源是支撑阿米巴发展的最关键的资源之一。

人力资源就是企业所拥有的人才队伍,以及人才和未来要发展的业务之间的匹配程度。人力资源的多少和人力资源与业务匹配程度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阿米巴业务发展的趋势和发展速度。

二、在阿米巴之间如何合理配置资源

阿米巴单元在进行业务发展的时候,一般都会有一个业务组合。业务组合是指各项业务在整个企业中发挥的不同作用,有的是为其他业务提供现金流,有的是成为未来利润增长点。

因此,企业在导入阿米巴经营模式的时候,就必须对各项阿米巴业务进行必要的分类,明确各类阿米巴业务在企业整体的业务组合中起什么作用。

对于增长快、自身能力强的阿米巴单元,一方面,企业不必追加财务资源的投入,甚至可以提取该阿米巴的部分利润投入到发展滞后的阿米巴中。但是要保证高增长业务在市场上保持优势地位还是需要投入一定的财务资源,因为高增长的市场意味着相对激烈的竞争。另一方面,企业应该加强对核心阿米巴的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增加必要的人力资源数量,来维持在相对激烈的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对于增长较慢而且具备一定竞争实力的阿米巴单元,企业则不应该进行财务资源的投入,而将该阿米巴获得的相对稳定的利润投入到问题业务中。同时,应该通过培训开发等手段努力维持该阿米巴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从而维持相对稳定的市场地位。

对于增长很快,市场前景很好,但是竞争实力相对较弱的阿米巴单元,企业应该加大财务资源的投入,同时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从而逐步培育该阿米巴的竞争实力,提升市场地位。

三、如何把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阿米巴单元

每个阿米巴单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资源投入需求。因此,要让资源配置真正符合企业的阿米巴经营战略,真正起到支撑发展战略的作用,就必须要制订出资源在业务内部价值链中的配置方向。

对于一般的制造阿米巴来说,业务价值链可以分为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这几个比较关键的环节,也即各个二级阿米巴。企业在对阿米巴进行资源配置时,应该从业务发展趋势、企业自身在各环节的实力等方面出发,确定应该进行重点投入的阿米巴单元。

其中产品研发阿米巴的投入包括财务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投入,但更关键的是人力资源的投入;生产制造阿米巴的投入则主要是财务资源的投入,进行生产线的技术改造或增加生产能力;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阿米巴则根据业务的特点,如果采用自建渠道或售后服务网点的模式,则会需要大量的财务资源的投入。 

 

阿里汽车事业部发布战略规划,整合资源布局全领域

刚成立不久的阿里巴巴汽车事业部宣布2015年战略,将联手整车、二手车和本地服务等汽车相关企业,打造“互联网+汽车”产业。

阿里巴巴集团将用整个生态的力量支撑和支持阿里汽车事业部对车主的服务。阿里巴巴集团还宣布,包括宝马、捷豹路虎、丰田等在内的40家汽车领域企业成为阿里汽车事业部的首批战略合作伙伴。

阿里集团在汽车领域的布局:在阿里的生态体系中,C2C的淘宝将定义为最大的车主市场和线上汽车后市场;B2C的天猫则定位成最大的线上整车市场和最大的线上汽车首发平台;聚划算则将打造最大的汽车团购和品牌事件平台;阿里菜鸟网络将保证物流服务提供。

同时阿里汽车事业部还将和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合作,推出余额宝购车服务;还将于阿里妈妈合作,尝试精准营销、全互联网推广;与阿里数据合作,以汽车观察台(数据产品)数据对汽车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精准洞察。

阿里巴巴将通过自身电商供应链和平台优势,结合YunOS、优酷土豆和高德等应用,扩展到整个汽车产业链,为车联网提供内容储备。

在移动平台方面,阿里汽车将推出一款管家型用车养车APP“汽车生活”,覆盖车主加油、保养、维修和洗车等各个环节。车主可以随时了解每个4S店服务的等候状态,在线预约保养或查询车辆养护进度。

阿里汽车事业部的目标是降低车企营销成本,实现车辆精准交易,在用户买车后降低用户的用车成本,覆盖消费者用车生活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