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前期准备,从0到1上架产品

对于出海企业而言,借势亚马逊这样有自然流量的电商平台,往往是打开海外市场的关键步骤。下面在亚马逊开店经营,从前期准备到产品上架的实操指南。

一、前期注册

首先,需要在亚马逊上注册卖家账号,这包括提供公司信息、个人信息、银行账户和信用卡信息等。收款账户方面,常见的有Payoneer、WorldFirst 等。这些收款平台各有优势,出海企业应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例如,Payoneer支持多种货币收款,手续费相对合理,并且提供便捷的资金管理服务。可以在Payoneer官方网站(https://www.payoneer.com/)进行注册(如下图),并准确填写相关信息,为注册店铺做好准备。

图 21

接着是选择站点和注册店铺。出海企业应根据自身产品特点和目标客户群体选择合适的站点。比如,北美站市场规模庞大,但竞争也异常激烈;欧洲站对产品质量和合规性要求较高;日本站则注重产品的细节和服务。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分析竞争对手等方式,确定最适合自己产品的站点。

图 22

注册店铺的具体操作如上图所示,点击亚马逊网站(https://www.amazon.com/)的Sell on Amazon(在亚马逊上销售),按照要求填写好所需要的资料即可。要认真填写各项信息,包括公司名称、联系方式、银行账户等。同时,准备好相关证件,如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等。注册过程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信息填写不完整、证件不符合要求等。此时,企业可以通过亚马逊的卖家支持渠道寻求帮助,及时解决问题,确保注册过程顺利进行。

二、产品上架前的准备

经过前期注册后,出海企业进入上新前的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将直接影响产品在亚马逊平台上的销售表现。

首先,需要确保产品符合目标市场的法规和标准,包括安全认证、质量规范等。此外,必须提前准备充足的库存,以应对初期市场销售需求,避免断货对用户体验和品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在产品上线前,打造优质的亚马逊展示页面(Listing)尤为关键。这包括完善产品信息、图像、价格、描述、类目和关键词等内容。标题应尽量清晰且精准,包含品牌名、核心关键词和产品特性,同时避免过度堆砌关键词,以保持可读性和专业性。图片质量也至关重要,主图建议采用白色背景,确保商品占据图片面积的85%以上,从而提高点击率和转化率。

正式推出新产品前的小规模市场测试是降低风险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亚马逊的早期评论(Vine)计划收集反馈,帮助优化产品和定位。在这一阶段,为控制成本,可以选择普通包装加贴品牌标识的方式。一旦品牌逐步建立起影响力,可以升级为更具专业感的品牌化包装,以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认知度。

三、新品上架

经过充分的准备后,企业终于迎来新品上架的阶段。如下图所示,进入亚马逊后台选择“库存-添加新商品”(Inventory-Add a Product),即可进行产品上架。

图 23

亚马逊提供两种主要的物流方式:FBA和自发货。FBA是亚马逊的物流服务,卖家将商品发送到亚马逊的仓库,由亚马逊负责存储、拣货、包装、配送和客户服务。自发货则意味着卖家自己处理这些环节,对于出海企业而言一般选择FBA模式。采用FBA发货模式的卖家,在商品购物车的下方都会显示“Ships from Amazon”(由亚马逊配送)的字样,如下图所示。

在选择运送至亚马逊仓库的方式时,应根据产品的重量、体积、时效等因素合理选择陆运、海运、空运等头程物流方式。同时,要及时跟踪物流信息,确保产品按时送达亚马逊仓库。

当产品到达 FBA 仓库后,要及时在亚马逊后台请求立即上架。详细说明产品的情况和上架的紧迫性,提供准确的物流跟踪号和产品信息。同时,可以通过亚马逊的卖家支持渠道了解上架的进度,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特别需要注意,对于季节性产品,确保提前规划并及时上架,以抓住销售旺季。同时,在上架后应定期检查产品是否符合亚马逊的最新政策和法规要求,避免下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