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课程体系

课程来源分为很多种类,有企业自主开发的、有整体向专业培训公司采购的版权课程,也有网络的内容。在实际运作中,建议企业要逐渐形成自身的课程体系,这是你的核心竞争力。课程是宝贵的智力资产,课程体系做得好,用不同的老师都可以进行标准化交付,不会因为人才的流失就造成课程的失传。

(1)岗位培训大纲对应课程开发达成率

指标定义:岗位培训大纲对应课程的开发完成率。

判断标准:理想状态岗位培训大纲对应课程的开发完成率≥90%;一般要求做到岗位培训大纲对应课程的开发完成率≥60%。

建设指引:完整的课程开发计划;由专人负责岗位培训大纲对应的课程开发工作,并根据实际业务发展的需要做出有计划的修订和调整。

涉及资源:课程开发专业人员配置;课程开发专业能力提升;明确完整的课程开发计划;课程开发过程的实施,监控及交付。

(2)标准课程的占比(五/七件套)

指标定义:标准课程的占比(五/七件套)。

判断标准:理想状态标准课程的占比(五/七件套)≥30%;一般要求做到标准课程的占比(五/七件套)≥10%。

建设指引:完整的标准课程开发计划;由专人负责标准课程的开发,并根据实际业务发展的需要做出有计划的修订和调整。

涉及资源:标准课程开发专业人员配置;开发标准课程的专业能力提升;明确完整的标准课程开发计划;标准课程开发过程的实施,监控及交付。

(3)培训方式种类

指标定义:培训方式多样性,包括但不限于面授、在岗培训、在岗实践、网络学习、自学等。

判断标准:≥5种。

建设指引:多样的培训呈现形式展示,系统的培训组织与实施记录,根据实际业务发展的需要做出有计划的补充、调整和修订档案。积极使用E-learning学习平台,组织开发网络课件,提高E-learning在培训评估中的占比。鼓励E-learning的课程开发,优化教员管理制度中的激励措施。建议但不限于组织拆书帮、读书分享会,增加书籍采购预算,丰富自学形式。

涉及资源:多样及多环境培训资源展示,内外部多样学习环境的对标参照;网络专项人员配置;明确配套的开发计划与实现成果。

(4)网络课程的占比

指标定义:网络课程开发的比例。

判断标准:一般要求做到90%≥网络课程占比≥10%。

建设指引:完善的网络课程的内部营销、推广与课程升级工作,完整的网络课程开发计划;由专人负责网络课程的开发,并根据实际业务发展的需要做出有计划的修订和调整。

涉及资源:内外部在线学习环境的参照;网络课程开发各项专业人员配置;明确完整的网络课程开发计划;网络课程开发过程的实施,监控及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