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内功太极拳的目的有二:一是健身养生;二是技击防身。
(一)内功太极拳在养生方面的作用
首次提出练功养生理念的是从太极拳开始的。“人身如机器, 久不磨而生锈,生锈而气血滞,多生流弊。故人欲锻炼身体者,必先练太极拳最相宜。太极拳练法,以心行气,不用拙力,纯任自然。筋骨鲜折屈之苦,皮肤无磋磨之痛。气沉丹田,气能入丹田,丹田为气总机关,由此分运四体百骸,以气周流全身,意到气至。”3对养生的人来说,练内功太极拳是其他任何一项体育锻炼所不能相比的。内功太极拳作为运动项目,它可以锻炼身心,振奋精神。人之运动,犹如“流水不腐,户枢不蠧。”内功太极拳讲究的静、稳、慢、匀,大松大软。练内功太极拳必须先静心,心静而能使大脑得到休息,在心无杂念的状态下,一招一式,稳而慢。只有稳稳当当, 缓慢运式,才能用意念去引导人体内的机理功能。慢而后才能柔, 匀而后才能和,能柔和,则筋骨舒展,气血调和,呼吸由此深长, 精神才能焕发。所以,即使年老体弱及身患疾病者,都可以择而习之。内功太极拳养生的功效,就在于能弥补先天之不足,及后天之亏损。如果在青少年时就从事练习,持续不断,加之明人指导,则可终身受益。尤其在当今工作、学习、生活的压力愈大,越应该习练内功太极拳,它可以解除人的紧张心理压力。之所以提倡应该从青少年练起,因为青少年精力充沛,肢体动作习惯和意识还不顽固, 如能下番苦功,成就较快。至壮年时,则体力强健,身无病患,晚年愈觉神旺气足,举动轻灵,决无腰酸背痛,精神萎靡,伛偻跛足, 气促呻吟等病象。这就像货币储蓄,年轻时能惜身锻炼,有如平日善于积蓄,年老时就可以享用。如果平时不事积蓄,危急时便无从支配。世人不明此理者甚众。又如,有相当多的人认为:“内功太极拳慢慢悠悠的,是老年人练的,练长跑,游泳,或其他拳种,比内功太极拳更加锻炼身体”殊不知,除内功拳以外,其它体育项目练就的是肢体、关节,或心、肺的功能。而内功太极拳练的是人的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即人的肾和丹田),及五脏六腑都能得到锻炼。而这种锻炼是在意念引导下,积极主动的训练,和其他的训练是截然不同的。内功太极拳的基本训练,是练人的两个肾脏,通过肾脏外面的两条背肌的锻炼,强化肾脏功能。练好肾脏对其他脏腑器官也大有好处。人的生命活动,就是靠内脏间的密切联系,构成了人体生理功能的整体性。这些内脏器官虽然各有其不同的生理作用, 但彼此之间又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
(1)肾与心脏的联系:一是“心”在五行中属“火”,“肾”属“水”,又称水火互济;二是精与神的互根。心居上焦,其性主动,故以阳“火” 为主。肾居下焦,其性主静,故以阴水为主。“心阳”下降温暖肾阴,肾阴上济,滋养心阳。上下相交,动静相合,始终使人体保持在一个平衡状态,这种现象叫“水火济既、心肾相交。”如果“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心火独亢,会出现失眠、健忘、多梦、遗精等现象,这就是心肾不交造成的病症。
(2)肾与肝的联系:肾与肝,有肝肾同源之说。如果肾阴不足,肝失滋养,就会导致肝阳偏亢而出现眩晕、急躁、易怒等病症。
(3)肾与肺的联系:肺的呼吸功能要靠肾的纳气。所以有“肺主呼吸,肾主纳气”之说。若肾虚不能纳气,就会造成呼吸浅表的病态。
(4)肾和脾的联系: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的运化功能, 必须得到命门火的温煦蒸化才能完成。反之,命门火又有赖于后天之清气滋养。因此,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肾与脾在水液代谢上,也是互相协调的。若脾虚失运,导致水湿停蓄,影响肾的汽化,就会出现水肿等症。
从以上肾与五脏的联系可以看出,肾脏在人体健康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而内功太极拳所要研究训练的,正是人的肾脏。通过训练体内的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就会使体内的气越来越足,身体自会强壮起来。
从现代物理学观点来看,气是一种带有能量的精微物质,它实际就是生物电场。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气比血更加重要,因为万物生于气。人生病,大多为气的阻滞不畅所致。中医治病,首先要调整气的运行,和疏导经络,气通畅了,疾病自然会痊愈。而内功太极拳可以改善,强化内气功能,这也就强化了脏腑的呼吸功能,使人不断的向健康方向发展。
(二)内功太极拳在推手技击方面的作用
内功太极拳训练的是人体的精气神,也称神意气,只是谓称不同而已。通过系统的训练,将人的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及人的神经系统,在意识的调控下,变为人的下意识的习惯,从而克服或抑制人们后天养成的习惯性肢体用力。肢体用力,称之为拙力。拙力是受自身的遗传基因及后天营养的制约。正如王宗岳所说:“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 内功太极拳通过神意气的训练,使身体练的虚灵、松空,让先天的无意之意即“元神”发挥作用。把这种潜能训练激发出来之后,由神意气化合生成一种新的物质“能量流”也称作“内劲”。这种内劲的外表特征是:周身一家的整体劲。这种内劲能产生人自身体重3~5倍以上的力量。这种劲在发放时如迅雷不及掩耳,令对方惊心动魄,不知所措,全然不知。从推手的角度来看,只要双方一有手的接触,必须让对方感到空、摸不着,彼手刚触我皮毛,我之内气已灌入彼身上。内功发人是靠意念驱使的一种内气,并不是用手去推或顶撞,意念一动就到。对方既没有准备时间,也没有躲闪的空隙,更没有还手的机会。内气发放直透人的内脏, 使人心惊胆战。用意不用力,“稍一用力既落旁门。”要想不用力摧毁对方重心,就要做到松柔自如,以静制动, 让对方摸不着,有力使不出来,要做到“舍已从人”让对方攻进来,自己要松,利用沾粘连随,虚领顶劲的功夫,将其化开,然后用意引领内气,攻其一点,对方必败无疑。
内功在技击中的作用更是显现的。如果对方来攻时,将内劲一运,双方刚一接触,就会将对方弹出。但要注意:万不可击人的前胸后背,以免致人重伤。用内劲技击,对方却浑然不知。一不知是哪里打的。二来不及躲闪。三是不知什么时候打的,无法反抗。
总之,无论是养生或是技击防身,内功太极拳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有多少武术拳家,习练一生,苦苦钻研,而不得其要领,到最后功夫枉然遗叹惜。俗语说:“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里的“功”就是指内功。为什么说内功太极拳是中华武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因为它内外兼修,贵在涵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