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设计一般可以分为七个部分,即存在理由、主要工作环节、工作规程、能力体系搭建、新陈代谢机制、共性组织和临时性组织。如图1-6所示。
图1-6 组织设计
1.存在理由
组织设计的存在理由是组织行为设计的关键指导思想,包括组织的宗旨、理想和愿景、行动指南和价值观,可以落地为组织的使命、最高目的和努力方向、主义或理想及信用基准,并且与企业文化的关系密切。
2.主要工作环节
组织设计的主要工作环节包括规划、实施执行、过程运行、监督和绩效管理、信息与数据管理、资源和后勤保障。
规划是组织工作环节的源头,常见的行动是组织531规划、各关键模块年度措施与行动计划制订等。
实施执行和过程运行是行动计划的落地,需要关注抓大放小、结果导向、有效“收作业”。
监督和绩效管理是过程及时纠偏的重要手段,评估手段、行为管理、合规管理、赏罚机制是重要组成。
信息与数据管理是组织信息及时、行动高效的助力剂,数据库建立是基础,数据分析是把数据盘活的过程,信息安全过程需要关注的问题。
资源和后勤保障是过程的能源动力,人、财、物的合理有效配置,专业平台的搭建是对人财物整合以获得最好发挥效能的方式。
3.工作规程
组织设计的工作规程是帮助工作环节有序、准时、保质完成的重要依据,包括指定组织结构职能、层级(权力)划分、工作原则指定、工作流程梳理与固化、信息与沟通的高效流转、边界管理、节点控制、安全保障。
4.能力体系搭建
组织发展的成功也离不开领导核心能力的搭建。搭建组织的能力体系不是仅靠安排常规的学习培训或岗位实践就可以实现的,它是人才资源的保供能力、资源合理配置的能力、协作机制的搭建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核心干部能力及专业能力的共同结晶。
5.新陈代谢机制
组织发展要时刻关注新陈代谢的机制。也就是要时刻关注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组织不同阶段的变化带来的各种更新迭代机会。同时,除了变化带来的显性因素,还要关注它们携带的隐形因素,如组织变革下外部环境对企业的评价从而带来组织的雇主品牌想象。
6.共性组织
共性组织是组织框架设计和结构设计中的基础模块和优质模块,如党组织、工会组织、社团组委等,是企业组织架构的中坚力量和核心组织,对整个企业组织发展有不可或缺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7.临时组织
除了正式组织,完整的企业组织体系还包括一些临时组织,这些组织大多都是为完成阶段性任务、短期项目或专项工作而设立的。临时组织的存在,促成了组织的目标性及灵活性的完美结合,它可以为了任务而生,也可以伴随任务结束而结束,迅速补位,也是矩阵型组织必须存在的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