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研诊断的常用方法与原则

(一)调研诊断的常用方法

企业文化调研的常用方法用有:资料收集法、深度访谈法、现场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现就这几种常用方法的作用及内容进行说明。

1.资料收集法

资料收集法包含内部资料和外部资料的收集,根据项目需要拟定信息需求清单,有针对性地研究各类相关的文件资料,主要内容如下:

(1)图片影像资料——企业过往工作、生活场景的纪实记录。

(2)重要会议记录——企业发展过程中关键历史节点的决策过程记录。

(3)工作总结报告及企业的发展规划、发展目标、主要发展措施方面的信息——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状况和战略规划等。

(4)董事长、总经理讲话稿——企业创始人与高层的价值取向。

(5)企业内刊、宣传材料、媒体报道——对内对外的形象展示情况与宣传推广策略等。

(6)企业人力资源制度(包括招聘制度、人员选拔与任用制度、薪酬制度、业绩评价考核方法等)——当前企业的人才管理观。

(7)企业史、企业志等历史和现实资料——企业从创立到现在所形成的文化传统。

(8)企业组织结构及组织管理方面的信息(包括部门设置、智能、管理规范、管理幅度及管理层次、决策权限与决策程序、横向联系等)——企业的管理架构与相关制度。

(9)国内外同行业相关相近企业的文化(包括价值观念、组织制度、经营理念、控制理念等)——同行业、产业共通的价值观梳理。

如有需要,还可采购各类与企业相关的公共与专业媒体、研究资讯作为参考。

2.深度访谈法

深度访谈法是指根据项目需要和企业实际拟订的访谈提纲,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与特定对象(一般是公司主要中高层领导、基层员工代表、历史人物,甚至上下游合作伙伴等)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有针对性地了解企业当前文化现状及存在问题。访谈形式一般包括一对一、多对一、群体面谈等。访谈过程中,对被访谈者要注意聆听、引导和控制,掌控访谈的目的与节奏,对于不同的访谈对象,要拟定不同的访谈提纲及策略,关于访谈提纲的设计后续章节会详细介绍。

3.现场观察法(主要适用外部咨询机构)

现场观察法是对企业所处地域环境和所在建筑物、内部办公空间、各种会议、员工活动、员工风貌等进行观察,判断企业文化的外在直观表现,观察时需及时做好现场记录。主要的观察对象及目的如下:

(1)生产经营环境——经营状况、生产安全文明、员工对企业的态度。

(2)办公环境——权利意识、等级观念、管理特征。

(3)生活环境——精神风貌。

(4)厂区环境设施及三废处理——环保意识、对公益的态度。

(5)公司如何接待陌生人——公司的行为礼仪。

(6)员工如何使用时间——公司行为的节奏感。

4.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指根据项目需要和企业现实状况,设计专门的企业文化调查问卷。问卷的形式主要分为结构化问卷、开放式问卷与前两者结合式问卷三类。问题的提出主要采用“模糊评价模型”,如以“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等为标准,用于调查结果的定量分析,关于企业文化诊断的定量分析模型和工具,这也是本书重点讲解的内容,后续章节会详细介绍。

除问卷调查外,其余三种调研方法的结果均应用于对企业文化的定性分析,在操作项目的过程中,有时也会设计调查问卷作为访谈定性分析的补充。在开展企业文化调查的过程中,对于以上四种调研方法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机组合调用,以便对企业及所处行业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做出全面的考察与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并提炼出具有企业特色又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企业文化理念,才能在此基础上有步骤地进行宣贯与管理改进。

(二)调研工具方法的3个使用原则

(1)与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切忌“为文化而文化”。

(2)语言通俗易懂:调研内容表达不能脱离公司常用的术语和规范,以便员工更准确地理解调研题目的真实含义,避免产生误解或歧义,使调查结果尽可能接近真实。

(3)简单易于操作:调研不能过于复杂烦琐,避免对日常工作形成不必要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