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日本东洋经济周刊将角色营销归纳出三种形式。第一类是企业贩卖虚拟角色赚取利润;第二类是企业向玩具公司买授权,借用其设计的虚拟人物,担任产品代言人或作为赠品;第三类是企业为了提升品牌形象或价值,自行开发设计角色。这是三种不同的模式;“角色营销”最重要的是人物角色营销和场景角色营销。
人物角色营销是把人们想体验某种人物的社会和心理的欲望和意识作为市场动力来塑造企业品牌形象;场景角色营销是把人们想体验某种场景的欲望和意识作为市场动力来塑造企业的品牌形象。实质上,就是通过塑造实实在在的品牌形象给消费者一种满足感。
《视觉锤》认为:这是一个视觉时代,抢占消费者心智的最好方法并非只用“语言的钉子”,还要运用强有力的“视觉锤”,视觉形象就像锤子,可以更快、更有力地建立定位并引起顾客共鸣。
视觉形象延伸开来,就是品牌形象,而角色是品牌形象的一部分,这也说明“角色营销”是企业品牌形象营销战略的一部分。
角色营销就是要在消费者心智中植入一个有个性的有生命力的品牌形象,从而创造一种角色感,这种角色感从价值观念、性格特征、生活情调、身份表现等文化、心理、感情及社会的层面与消费者产生共鸣。
一个成功的品牌需有效引导和创造市场消费,品牌角色则能让品牌保持鲜活与持久的生命力,通过不断的植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造性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