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德高望重受人尊敬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原文解释】一个人德行高尚,名望自然就高,人们敬重他,并不是因为他的容貌外表好。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人总想在工作和生活中获得好的名声,拥有更多的影响力,拥有更多的“粉丝”。高尚的德行,才能得到更多的尊重,才能拥有更持久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古人的名望,由于没有现在的信息手段,靠的是真正的口碑传播,所以也更真实。德行高尚者,留给后人很多正能量,其后人还能在正能量的余温中受益,这才是真正的智慧之人。

但现代人更“聪明”,利用“捷径”而出名,可以通过一些内容地炒作,来吸引“眼球”。于是为了所谓的“名”,不惜用自己的身体、庸俗事件等来炮制一些低俗的话题。还别说,这样真的就出名了。出名的目的是要迅速变现,要赶快借当今流行的“眼球经济”大赚一笔。

但要注意的是,名声不代表名望,这样给别人展示的是什么呢?能给别人带来正能量吗?人的地位和德行是相关的,当“德不配位”时,唾液或唾沫也能把人淹死,所谓的“名人”也就成了“人名”,遇到些麻烦也就很正常了。如果看到一些有钱人或者名人英年早逝,或者由于吸毒等犯罪被抓,真的要好好分析,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企业管理中,把管理者的影响力归结为:岗位权力、专业影响、人格魅力。岗位权力是占有的职位所具有的权势,专业影响是运用专业技能所表现出的实力,人格魅力是发挥个人外在特质及个人性格优点所产生的影响力。这三个方面,哪个对下属的影响力最大?结论是:岗位权力很小,专业有一定的影响,影响最大的是人格魅力,这就是“名望”的深奥。一个团队、企业如此,一个社会也是如此。当很多人离开一家公司后,或者离开领导岗位后,如果原来的下属不再和自己联系,那就要好好反思自己有多少人格的魅力。

人们敬重的不是容貌,能够被人们记住和赞颂的,是人的高尚德行。德行不高,煽风点火、制造事端的人,即使相貌好,也会被同事所厌恶。

可有些人不求心灵美,只求外表美----不美用图片美化;不美通过化妆修饰,不美做整容改造,心思只在脸蛋和身材上。靠色相吃饭的人,青春腐蚀了岁月,一旦青春不在,那就会急转直下,日后的痛苦谁人又知?

包公相传是个黑脸,虽然历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但包拯肯定是一个相貌很普通的人,绝不是一个英俊潇洒的美男子,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他的尊敬与爱戴,因为人们爱戴的是他的德行,是他的一身正气,所谓“行高者,名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