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数字化业绩改善会的好处

通过上面会议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用这样的方式会带来三个好处:

第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设定科学的改善策略。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及客观数据的分析精准的发现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这也就实现了会议目标中的本质改善,问题一旦发生就绝不可以发生第二次。比如案例中市场经理通过数据分析找到了店面员工能力不足的问题点,并设计有针对性的训练改善。

第二个就是打造改善型的管理团队。前面已经讲过管理者并没有做应该做的工作,而是去找他的领导:“领导,出了这个问题你说怎么办?”他的领导还很开心地告诉他怎么办。这样管理者就没有责任,也不思考,推一推他动一动,然后他还把责任转移给他的领导,等到出了问题,领导问怎么回事儿,他会跟领导说“是按你说的做的”,这个领导者就是失败的。

而我们要的合格管理者是他不仅要思考我能否去改善工作标准,还要考虑能否让员工在标准执行过程中尽可能贴近一百分。当管理者每周、每月都去填会议报表的时候,你会发现他每次都按照这样的思维去解决和分析问题并去做改善,就慢慢成了一个改善型的管理者,这样就能够打造出很优秀的改善型的管理者,从而也为把科学的改善策略执行落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达到了全员改善,管理者带着员工不断改善,最终实现整体团队改善的目的。

第三个最重要的好处就是可以打造企业的执行力。企业的执行力可以分为流程执行力和改善执行力。流程执行力就是在已有标准的情况下,员工能否百分之百执行到位的问题;改善执行力是指标准需要改善,团队能否将改善决议执行到位的问题。要想让执行力落地,就需要有人查核管控,这就是打造企业执行力的过程。

在我们的数字化会议中,每个部门都要有数据,这个数据就是流程执行的数量和质量。我们每周都关注这个数据,各部门就得想办法呈现出好看的数字,就要尽量把标准执行到位,所以我们就查核了他们的标准执行力。

在会上我们发现问题并制定改善策略,改善策略执行完成也一定会体现出数据变化,也就是改善目标是否达成了,这样就又打造了企业的核心执行力:改善执行力,那么在执行标准时,这个标准是否是一百分,再进行一个改善,把标准尽可能优化成一百分。

因此,当一个企业既具备标准执行力,又具备改善执行力的时候,这个企业的整体执行力也就彻底执行到位了,从而达到掌控持续改善和每日改善落地打造企业执行力。

这个会还可以分为不同的级别,最基础的就是店长级别的会议,再往上是区域经理级别、大区总监级别。实际上,很多企业虽然有销售经理,而企业家依然没有脱离店面的管理,我希望企业家们能够学会开这样的会议,然后让销售经理学会带着店长开会。上面是以店长级别的业绩改善会为例的,其他级别的会议逻辑都是相同的,只不过分析的数据层次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