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建立通路的重要性
(1)人无双财,在经营的过程中,制造商必须与他人合作,共享利润,这样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
(2)赚厂商钱的人,便是真心协助制造商的人。
(3)在经营上,如果制造商直接将产品分配给消费者,那么制造商组织会过于庞大,业务人员繁多,从而加大了管理难度,增加了管理费用,进而使制造商失去规模化管理的优势。
综合以上三点,设置营销通路的结构时,制造商务必要寻求经销商、批发商与零售商的支持与配合,使他们充分发挥终端的分配功能。
1.2.2 通路的类型及特点
1.零售商
(1)零售商店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①店面的位置适中,便于消费者购买产品。
②店面宽敞,足以陈列所经营的产品。
③有货源充足的供应商。
④经营者要掌握商业基础知识。
(2)由于从业类别不同,零售商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定点小商店。
定点小商店,即零售商店,此类商店有自己的所有者,有些是租来的,其出租的形态各异,如杂货店、百货店、面包店、电器店、家具店、水果店、粮油店、文具店、农用物资店、建材店、五金店等、内衣店、情趣用品店。定点小商店的特点是消费者容易看到,且其陈列的货品多种多样。
②定时摊贩。
定时摊贩是指仅在某些特定的时间段产生消费的摊贩生意,其特点是在特定地点、特定时间进行贩卖,如市场中的鱼肉、蔬菜、鸡鸭摊贩、小食摊档、灯光夜市以及乡镇赶集活动。
③流动摊贩。
流动摊贩是指没有固定的场所,以肩挑、手推车等方式到处兜售商品的摊贩,其特点是货品多为次品,且货品的价格低廉。
④百货公司。
百货公司大多位于闹市区,其货品多种多样,经营现代化,货品的主要购买者是妇女,消费者光顾百货公司,除了购买所需商品的目的之外,还有观光的意图。百货公司的特点是货品多样,兼具购物、休闲观光的功能。
⑤超级市场。
超级市场采取现代化的陈列方式,主要销售食品、日用品,以自助式的购买方式进行经营管理,货品充足,店面宽敞,位于近郊或住宅区,有停车场和消费服务设备(如托婴所、吸烟室)。
2.批发商
大部分的批发商都有店铺,通过店铺运营生意,批发商应具备以下条件:
(1)有充足的周转资金。
(2)有支持制造商的诚意。
(3)有存储货品的场所。
(4)有运输工具。
(5)具备销售管理知识。
(6)有下游客户(二级批发商、零售店等)的大力支持。
3.经销商
制造商往往不能有力地掌握产品的销售网络,因此,为了降低销售费用,减轻业务人员管理上的负担,多数制造商采用经销商或代理商的销售制度。
从市场角度来看,经销商和代理商都是拥有地区销售权的分销商(大批发商),但从税务的角度来看,二者有很大的不同,经销商是自购自销,负担着双重营业税,而代理商的利润为佣金,只承担营业税,其他税由制造商承担,这就减轻了代理商和制造商双方的赋税。
(1)经销商需具备下列条件。
①资金雄厚。
②有充分开拓市场的销售能力。
③在当地有较多批发商及零售商的支持。
④掌握丰富的商业知识。
⑤有接受制造商新观念的素养。
⑥有与制造商合作的协调能力。
⑦有坚持推广的毅力好解决销售问题的自主能力。
⑧具有5年以上的经营经历。
(2)根据其销售产品的品类,经销商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①单品类专营经销商。
单品类专营经销商经营的是销售量大、单品重、体积大、单价低的产品,如可口可乐汽水、高露洁牙膏、燕京啤酒。
②多品类经销商。
为了维持经营,达到方便零售店采购商品,进而获取利益的目的,经销商必须销售多种产品,经营多项相互间没有竞争的产品。
③多品牌兼售经销商。
由于经销商的实力雄厚,多家品牌的竞争者愿意将同一地区的经销权赋予该经销商。或者是一些二、三流的品牌,由于没有牵制经销商的能力,只能委曲求全,将经销权赋予经销商。
(3)制造商是否要求经销商专售,需考虑下面五个方面。
①产品的性质。
②业界的竞争状况(是领导品牌,还是弱势品牌)。
③产品的市场潜力。
④制造商对经销商的控制力。
⑤经销商对通路的影响力。
4.购买是双重的
制造商将产品售给中间商,这是产品的第一个交易过程。消费者从零售商手中购买产品,这是产品的第二个交易过程。在产品从被生产出来到被消费者消费的整个过程中,各通路成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通路的层次
制造商销售通路的层次决定其交易的次数。如果销售通路运用代理商、经销商、批发商、零售商的次数越多,那么所发生的购买行为就越复杂,制造商的销售管理也越难掌控。如图1-2所示。
在产品从制造商运送到零售商的过程中,产品经过几个层级,我们就将其称为几阶。例如,在产品从制造商先后经过经销商、批发商到零售商的通路结构中,我们将最接近消费者的通路成员称为一阶,依次类推,因此,零售商被称为一阶,批发商被称为二阶,经销商则被称为三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