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英是F药店的店长,那天,一位顾客进店要一支A品牌咽喉部喷剂,店员小成去接待的,直接就拿了A产品给顾客,顾客看了一眼,哦了一声,然后就去收银台付钱了。
阿英看到这种情形,赶忙跑过去与顾客聊了一会,问了一下顾客是否经常用这个药,等等,后来那位顾客还带了一些罗汉果回去了,并且非常感谢阿英教了一些知识给她。
顾客走后,阿英问小成怎么也不问一下顾客情况再去拿药,小成说:“这咽喉部用药,太简单了,没什么好推荐的,再说顾客都知道要用什么药,很难改变他们的想法!以前自己也推荐过好多次,但是顾客都说不要!”
阿英回道:“越是这样简单的药,销售的时候越要用心!”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一个药品销售中的品类差异,这里提到的咽喉部用药的导购过于简化有这样几个原因:
(1)疾病易于判断。的确,小成说到的“太简单了”并非没有道理,因为到药店求助的咽喉部疾病,以急慢性咽炎最常见。顾客往往进店就说:“有没有含片,嗓子不舒服。”或者直接就要某个产品,好像都不用导购与分析。
不过,我们似乎忘记了咽喉部疾病的特点,那就是治并不难,关键在于怎样不再犯,而咽喉部疾病的复发率又恰恰较高。
(2)进行大单关联较难。如果说关联销售结果有差别的话,那多是顾客对自己疾病的重视程度不同引起的,对于一些大类如心脑血管等疾病,虽说顾客接受关联率不高,但是他们还是非常“放在心上”的,而对于局部咽喉用药,还没有等我们说相关营养素产品,顾客就直接拿着药去收银台付钱了。
就算提到了天然VC,或者是蜂胶等产品,顾客一看价格,就直接回一句:“一个小毛病,用那么好的产品,没有必要吧!”
(3)顾客与员工都不重视。对于这种小类别的产品的销售,同事们往往觉得没什么机会,而顾客也往往都是“自己的医生”,觉得无关紧要,随便用点什么含片就好了。
其实,咽喉部疾病,看似简单,实际上,专业的引导一个都不能少:
(1)多问一声顾客病情。一些同事导购咽喉部用药时,往往也不问,因为觉得顾客已经清楚了问题,也没必要问了,其实,在导购咽喉部用药时,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帮助顾客找到出现不适的原因是什么。
比如,可以问一声:“你是经常嗓子不舒服,还是就这两天?你平时喜欢吃辣的吗?工作的时候说话多吗?是怎样不舒服?有咳嗽吗?”等等,问询过程中还要与普通感冒等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2)销售中说明顾客自己“选药”的缺失。多数顾客急性咽炎只用含片,局部用药虽然暂时解决问题,可是如果并不明白道理,不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也不注意保护,引起反复发作,得到的结果是转为慢性咽炎。
而在治疗中,以完整的解决方案,包括口服药物+中药+营养素+健康行为模式提醒等才能在更大程度上解决咽喉部问题。在中药关联时,罗汉果与胖大海的接受率还是较高的,也可以推荐相关的保健茶等。
事实上,销售中,也能从这个小品类上做出大单来。
(3)健康提醒。辛辣刺激、熏烤煎炸等食品特别易引起咽喉的不适,症状重者还会带来心理上困扰,如果确实忍不住要吃,那也应在吃完“垃圾食品”后马上吃点水果,这样会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对于职业如老师、销售员等引起的咽喉病,要给予正确用嗓与饮食建议。
咽喉类用药,虽然是小品类,但是在销售中却要提高重视程度,不以病小而不问,全面引导才能真正帮助顾客找回健康,正如阿英所说:“越是简单,越要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