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必要前提

很多企业老板喜欢把企业的关联业务无限制延伸。柏明顿咨询公司有一个客户,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生产电子产品,生产了各种各样的充电器,当时公司净利润高,经营效益很好。

后来,老板说五金件的铜线也要生产,成立这个工厂不难,招聘一个经理来做。一些电子件需要有塑胶,又增加了一个塑胶车间。企业总人数一度膨胀到八千多人。

由于公司没有采用合伙制,也没有采用阿米巴经营模式,公司养着一个庞大的团队,导致企业连续3年亏损,老板急死了。为什么长期没盈利?一算就知道了,到底是亏在电子件还是亏在塑胶件、五金件?

你不要以为外面采购塑胶、五金,供应商肯定是有利润的,那么自己做,利润岂不是就归自己了?

其实不然,你生产这些塑胶、五金配件,需要投入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吧?需要库存原材料、在制品、成品吧?也会出现产品不合格甚至报废吧?人工就不用说了。而你外购产品,这些风险都是由供应商在承担,所以最后算下来,如果你做得不是非常专业、非常好,成本往往会比外购还贵。

后来,这家公司导入柏明顿的阿米巴+合伙制。

第一,明确各个业务部门是独立核算(这里重点列举塑胶、五金两个部门)的利润中心,盘点一下他们现有的固定资产、流动资金,也就是相当于明确了他们现在有多少家底。

第二,通过阿米巴定价方法的“成本推算法+市场参照法”,对塑胶、五金产品按照一定的维度来进行分类,并对每一类产品建立定价规则、计算公式,以后就按这个规则、这个公式把产品卖给内部各个有需要的部门。同时鼓励对外销售,对外销售的定价,公司只给了一些原则、计算的方法,具体定价的权力则由塑胶、五金进行合伙制改造后的负责人来行使。

第三部,进行合伙制改造。如果车间管理层有信心做合伙人,那就一起合伙做,如果管理层不乐意合伙,公司就把这些生产线完全承包给外部或者引进外部合伙人、股东。内部改造时,资产按1∶1的原价给内部人员,对外改造时,就执行谈判的结果。

通过划分组织,让阿米巴组织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各个阿米巴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交易,公司的效益得以逐步提升,开始扭亏为盈。所以,企业在延伸产业链的一开始就要导入阿米巴,最好是“+合伙制”。

回到主题,实施合伙制的前提是什么?一定要做实施阿米巴模式:分、算、奖。

中国式阿米巴主要包括战略与组织、目标与核算、人才与激励三个体系,每个体系下面又分为若干个模块,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组合。

分,即三大体系的战略与组织。首先分析外在的竞争环境,从而制定相应的企业战略、设计支撑战略的组织架构,将新的组织细分为阿米巴单元,而不是直接将现有的部门划分为阿米巴。

算,即三大体系的目标与核算。首先,明确各巴的经营目标;其次,制定相关的财务预算、规范内部定价与交易规则;最后,引入外部竞争以提升巴的活力,而不是简单对各巴的数据进行独立核算。

奖,即三大体系的人才与激励。首先,树立员工的共同愿景;其次,出台一系列考核机制、晋升机制、报酬机制等;最后,通过制度来统一员工的价值观,而不是唯心主义地灌输一些空洞的理念。

为什么分、算、奖经营模式是实施合伙制的前提呢?把阿米巴做成合伙制,企业才能做久(机制)。

什么决定了企业的成长和衰败,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百年持续经营、基业长青的企业?

企业做久——企业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剧烈的商业环境变化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经营、长盛不衰。所谓的“百年企业”“基业长青”,是用于描述树立“做久”目标的这类企业。

具体的操作方式:把阿米巴做成合伙制。企业创造了一个“平台化+阿米巴经营+合伙制”的模式,阿米巴单元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但共享一个事业平台、一套基于阿米巴软件的管理平台,员工工资、奖金、股权完全来自本单元,公司员工通过持有股票及跟投项目变身为合伙人,公司捆绑员工的利益,彻底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在一个事业与管理平台上经营与生产。

成功实施阿米巴模式:分、算、奖之后,再实施合伙人制度也就水到渠成、事半功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