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攻所必备的条件

原文:

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避、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

【详解类引】

这段讲火攻必备的条件。

行火必有因。

实施火攻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可实现。

曹操注解说:“因奸人。”是说要有内应,才可实施火攻,这可能是曹操切身感受,赤壁之战时就因内应而让周瑜的火攻得逞。

李筌也说需要内应,他说:“因奸人而内应也。”

但更主要的是自然环境,陈皞说:“须得其便,不独奸人。”

贾林注说:“因风燥而焚之。”

张预说:“凡火攻,皆因天时燥旱,营舍茅竹,积刍聚粮,居近草莽,因风而焚之。”

火攻的条件,要根据当时的战场情势来确定,不一定有内应就能够实施,没有内应也不一定不能够实施,前文讲的战例,官渡之战,曹操带人偷袭乌巢火烧袁绍粮草,是有内应许攸,透漏的袁绍的粮草聚积地。

而陆逊火烧刘备联营,没有内应,而是一场小规模的试探性攻击,让陆逊找到了火攻刘备的条件;五代时梁太祖朱温,用火攻也没有内应,因为对峙中,风向突然来了个逆转,又有枯草,就点火放烟,趁机大败朱宣兄弟,并斩杀朱宣。

烟火必素具。

曹操注解说:“烟火,烧具也。”

杜牧讲烧具比较详细,他说:“艾蒿、荻苇、薪刍、膏油之属,先须修事以备用。兵法有火箭、火帘、火杏、火兵、火兽、火禽、火盗、火弩,凡此者皆可用也。”

行军打仗,这些实施火攻的工具,要经常准备者,一旦条件允许,就可以对敌人实施火攻。

杜牧讲的这些火攻的方式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火兽”,战国时期,燕国等五国灭齐,田单守即墨城,用火牛阵大败燕军,他从城中征集千余头牛,在牛尾巴上绑油芦苇,角上绑尖刀,身披五彩龙纹外衣,点火后,牛耐不住疼痛,就冲进燕军大营,大败燕军。

发火有时,起火有日。

梅尧臣注说:“不妄发也。”张预说:“不可偶然,当伺时日。”

放火要选择合适的季节和日子,只有气象条件、自然条件允许才能用火攻。廖化学韩信的背水一战,把军队放在山上,占领制高点,结果被张郃放火烧山,丢了街亭,而赵奢在阙与之战中,占据北山制高点,大败秦军,为什么秦军没有放火?这是自然条件和气象条件决定的,阙与的北山,不适合放火,没有条件,想用火,也用不成。

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避、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

时者,何为适合的时间或季节呢?一定要等天气干燥的时候。曹操注解说:“燥者,旱也。”张预注说:“天时旱燥,则火易燃。”

怎么挑日子呢?要挑有风的日子。

怎么知道什么日子有风呢?

孙子告诉我们从星宿上看什么日子起风,风向是什么样的。他说要挑选月亮在箕、避、翼、轸这四个方位的时候。

这是二十八星宿中的四个,二十八星宿按日月右行的顺序,分为四宫:

东宫: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宫: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宫:奎、娄、胃、昂、毕、觜、参。

南宫:井、鬼、柳、星、张、翼、轸。

“箕”在东攻最后一宿,位于东北,相当孟春;“壁”在北宫最后一宿,位于西北,相当孟冬;“翼”、“轸”是南宫最后两宿,位于东南,相当于孟夏。

按照古人的说法,孟冬、孟春、孟夏多风,孟秋多雨,所以,选择火攻的时间,选择多风、干燥的时候。当然,不同季节,星宿在不同方位,风从哪个方向来,能够刮起多大的风,这个古人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带兵的将领,这个是必修课。

因此,孙子告诉我们,对敌人实施火攻,并非什么时候都能用,首先要准备火具,杜牧注解的那些,一是平时备上,二是有针对性的准备;其次是气象条件要允许,必要条件是有风、干燥。

看来将领还真得像诸葛亮那样,上知天文,下晓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