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饱受了失败的苦楚之后,越来越多的人不禁开始思考,如何才能选择正确的标的公司呢?选择好公司的路径是什么呢?如何才能设计出合理的交易结构和收购策略,在实务中避免悲剧重演呢?幸运的是,在经过大家不断地努力和探索中,许多的著述和书籍都开始重视并研究这些问题,这本《并购指南:如何发现好公司》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本中译本。
本书的译者是李必龙、李羿、刘潇然,其三人都是对并购怀有浓厚兴趣且具有较强翻译能力的专家。而本书的作者则是焦点证券公司(一家美国的中型市场投资银行)的执行董事杰弗瑞·C.胡克,曾经供职于雷曼兄弟和施罗德-沃特海姆等世界知名企业,拥有多年的并购经验,从而使得本书的可读性与实操性都极为出色。
作者以并购全景图为开端,将全书分为了4个部分23个章节来进行叙述。并购交易是最为复杂的活动之一,其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参与人员的认真、配合及协作才能完成。作者将并购交易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发掘交易、目标公司财务分析、并购估值和分析并购出售流程等几个方面来概括并购交易中所需注意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其通过描述最常见的并购发生的10个原因来分析并购存在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了常用的3个金融策略,且对此做出了较为完整的解读。
在此部分,译者翻译的也相当熟稔。文章的开篇往往会影响读者对全书的印象和做出是否继续阅读的决定,而本书的语言则非常通顺易懂,翻译痕迹较小,让中国的读者阅读起来也毫无吃力之感。诚然,并购交易已经成为最能促进企业发展和实现公司增值的方式之一,与作者一样,译者显然已深知并购交易之道,所以才能如此完整地将全文表述出来。
本书的第二部分,就是深入讨论如何有计划地、有系统地发掘一家盈利良好、体量合理、有发展潜力的目标公司从而提高并购的成功率。独具一格的是,本书关于这个问题的探讨是以投行家的视角为切入点的,该角度与目前绝大多数站在企业拥有者角度讨论的专业书籍并不一致,这不仅可以从另一角度深度剖析并购交易,并且可以引发读者新一轮的思考,使其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少走弯路,多维度地区考虑问题,增加实战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交易对象一旦确定,那么后续的工作就应陆续开展。在这些问题中,任务量最繁重、最困难的就是交易流程的设计及公司的财务估值方面的问题。大多数的书籍对于这两个方面的论述都大同小异,基本集中于对工业和服务业公司的标准估值,但本书则另辟蹊径,其所涉及的内容不仅涵盖了传统知识,还囊括了一些特殊的包括自然资源企业、亏损企业、周期性企业及新兴市场企业等在内的其他估值难题。本书还含有丰富的案例介绍及大量的图表与理论知识穿插讲解,旨在帮助读者更好梳理并购流程及快速代入案例情境,增加书本的趣味性,对当下的并购从业人员提升思维高度和广度都是大有裨益的。
此外,本书还特别强调并购活动要顺潮流而动,紧跟时代脉搏并适时调整并购战略,以适应并购环境的变化。但美中不足的是,本书仅对于并购中较为常见的场景和问题进行了概括与梳理,对于更深层次的交易技巧及并购整合的相关知识涉及不多,所以如果您是对并购实务感兴趣的读者,抑或者是尚未踏出校门的相关专业学生,本书作为一本优秀的中译本,都不失为一个快速了解交易实务,学习并购基础的上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