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来营销组织的主要形态和建设方针

接下来我们就未来营销组织的主要形态和建设方针进行分析。

1.主要形态:客户化组织,“平台架构+网状关系+基于客户需求建立内部任务市场”

任何企业的营销组织体系都是承接企业整体战略,配合组织变革,不可能孤立存在,所以我们在研究营销组织时,必须把其放在企业整体的组织生态中。这种组织生态有三个最本质的特征:一是企业必须是平台化架构;二是整个组织的关系不再是一种垂直的关系,而是一种网状关系;三是企业内部围绕客户需求与任务市场来整合资源,整合人才。过去是职能下的分工,然后建立部门,依据岗位职责来配置人,配置资源;现在,内部要建立任务市场,依据消费者需求所产生的任务市场,通过大数据来配置资源,配置人才。所以,未来是人与任务的结合,而不是人与岗位、人与部门的配合。

当然,不同规模、不同业务模式的企业,其营销组织也会有差异。未来,大型企业整体组织发展的主要形态是“平台+生态化+自主经营体”,小企业更多的是加入生态圈。营销组织要以消费端为原点,建设客户化营销组织,形成“大营销平台+众多小经营前端+丰富的消费生态圈”。

2.营销组织建设方针:48字方针(源自彭剑锋老师)

(1)生态布局、网状结构;

企业必须要有生态的战略布局,没有生态的概念、生态的战略思维,很难真正构建平台化组织。组织结构必须是网状结构,不再是垂直的金字塔式结构,组织必须扁平化,要像一张网一样,渗透到整个终端和体系中。

(2)数据驱动、平台管理;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提平台化管理,但是恰恰忽视了企业不只是信息数据化,业务活动也必须数据化,决策运营必须数据化,没有数据驱动就没有平台化管理,这是现在很多企业学温氏管理不成功的原因。很多企业只学温氏的“企业+农户”商业模式,但是没有真正在数据驱动上下功夫。

(3)责任下沉、权力下放;

只有数据驱动、平台化管理,才能做到责任下沉、权力下放。没有数据驱动与平台化管理,就是把责任放下去,也无法实现整体协同。有了数据和平台做保障,经营责任就可以往下沉,而不是往上推,组织中端对端都在承担经营责任。企业一定要建立责任共担体系,在责任共担体系下沉的同时,还要做到权力下放。没有责任下沉,权力下放,就谈不上自主经营体,更谈不上分布式经营与管理。

(4)领导赋能,任务市场;

领导不再是权威化领导,而是“愿景+赋能”式的领导,愿景使得全员对应目标,用规范化、体系化取代领导化,领导的角色转变为对整个组织建立标准、规范、体系、机制负责,确保整个体系的运转和优化,这就需要组织在扁平化、中间层削减之后真正走向赋能式领导、愿景型领导。

内部依据什么来协同?依据客户需求来协同,不再是一种单一的管控。人力资源部跟业务部门、各个职能部门、各个事业部之间都是基于任务来进行市场化交易。

也就是说,各个经营“作战”单元跟平台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市场化交易关系:一是内部任务可以市场化交易,二是内部任务也可以外包。

(5)独立核算、自主经营;

只有做到内部任务市场的市场化交易,企业各业务单元才能独立核算,分布式自主经营,激发组织活力和员工的自主创新能力。

(6)共识共担,共创共享。

整个组织建设必须建立在文化认同及事业合伙人机制的基础之上,这就是我们所讲的要建立在共识、共担、共创、共享的机制之上。共识,就是共享愿景与目标;共担,就是共担风险与责任;共创,就是发挥个体优势,团队协同共创价值;共享,就是依据价值贡献,分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