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枯鉴》的作者冯道(882年-954年),字可道,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人。生逢乱世,冯道经历了四朝十个皇帝,三次做宰相,在相位上就有二十多年,享年七十三岁,与孔子同岁而死。
冯道复杂的经历给他带来毁誉参半的争议。一方面,冯道是历史上侍奉皇帝最多的不倒翁,“朝为仇敌,暮为君臣”,如此圆滑的处世之道自然非同一般;另一方面,儒家对他没有节操地随时改换门庭,认为是缺乏气节,说他“视丧君亡国未尝以屑意”,“不知人间有羞耻事者也”,是“奸臣之尤”。
冯道写了篇《长乐老自叙》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所愿者,下不欺于地,中不欺于人,上不欺于天,以三不欺为素。贱如是,贵如是,长如是,老如是,事亲、事君、事长。临人之道,旷蒙天恕。累经难而获多福,曾陷蕃而归中华。非人之谋,是天之祐。
有庄、有宅、有群书,有二子可以袭其业。于此日五盥,日三省,尚犹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为子、为弟、为人臣、为师长、为夫、为父,有子、有犹子、有孙。时开一卷,时饮一杯,食味、别声、被色,老安于当代耶!老而自乐,何乐如之!
《荣枯鉴》(又叫《小人经》)《权经》,是冯道阐述其处世之道、应对权力的小品文,历代无论对冯道是毁是赞,都不能忽视这两篇文章。
现实经常是冷酷的,但因为冷酷就拒绝认知现实,就是愚昧了。对任何现实,首先需要做的事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