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制的目的是实现持续成交。
只有持续成交的会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会员。那些注册了或者储值了但是没有复购的会员,只能叫做一次顾客,还没有成为有长期价值的会员,所以拉新未必是最重要的。对于一家度过了初创期的企业,持续地去激活老客户,在你的整个营销工作的计划和安排中,至少要占据30%以上的时间比例。
对于持续成交,我们可以从时间的长度和类目的广度,这两个视角分别去理解。所谓时间的长度,就是要让客户在我们这里呆得够久,还要有一定的活跃行为,保持理想的复购率。而所谓类目的广度,就是要引导客户购买更多种类的产品,并且不断尝试把客单价往上拉升。
从客观上看,会员制能够使得供给侧和需求侧更有效率的连接起来。在今天这个供给过剩的时代,更优质的供给侧资源,更有性价比优势的产品和服务,仍然是海量的潜在消费群体最根本的需求。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留给有数量限制的会员,这样的成交逻辑就很自然。
作为经营者,我们自然希望成交更多的客户,我们同时也应该追求更多的客户产生复购,从新客户转变为老客户,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当我们从长期主义的视角去看待我们与客户之间的共生关系时,我们对于成交的理解就变得更加宽泛,我们能够从更客观和更长远的角度去评估自己的工作。
成交,并不仅仅限于金钱和产品的交付,一切对我们有利的价值都可以被成交。
不光是产品和服务,我们和客户之间还可以成交很多内容,比如:
一种对我们专业能力的信任、一次购买某种产品的口头承诺、客户个人的联系方式(加微信、留电话)、客户给我们转介绍客户、给我们做债权和股权的投资、主动地了解和宣传我们的商业模式等等。 这些都可以视为我们和客户成交的内容。
成交的底层逻辑是信任,对单个客户而言,对我们的信任度越高,他/她选择在我们手里购买的产品种类就越多,成交的客单价也越高。建立信任的方法很多,比如依靠专业的地位、比如依靠客户的转介绍、比如依靠长期的交往,等等。由一次一次的成交来建立的信任,比较容易形成正向的闭环,所以要有价格从低到高的产品层次,也一定要去大胆地做成交的动作。
水木华饮小茶馆连锁就有非常好的案例,它的一些门店的投资者股东,一开始是它们门店附近的客户,因为经常到店里来喝茶,一来二去就和华饮小茶馆的店员成了朋友,从普通会员逐步升级成为黄金会员。一些对生意敏感的客人,会慢慢发现他们会员体系设计得很精妙,只要是在他们的服务范围之内,顾客一旦成为了他们的会员,就会很难离开他们去找到更合适的解决方案。
当客户们发现这一点之后,也就是对水木华饮小茶馆的经营理念越来越了解,就会越来越认同,然后就会有一些有投资意向的老客户可能想要投资一家小茶馆,或者投资华饮这家公司,参与到它们的经营当中。一方面可能更低成本的获得它的服务,一方面可能是想要获得它们经营的利润。所以华饮小茶馆连锁能够开出很多家分店的原因,就是他们的一些老会员,主动成为了他们新门店的股东。
这就是一种良好的共生关系,经营者要为构建这种良好的共生关系提早准备好条件。它要求我们要对自己能够提供的所有成交内容有充分的认识,还要求我们不断去丰富我们能够提供的成交内容,使更多人不断地与我们达成交易。
当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并非所有的商家都适合选择会员制来开展经营。有些生意业态,例如火车站内的超市、飞机场里的餐饮店,大部分的生意都是一次性的,这些位置的商家考虑的也许就是做一锤子买卖,反正顾客只到店里来一次,所以一次性就把客户能创造的利润榨干。虽然我们对此并不认同,但是它也是一种商业常态,是可以理解的。
现在借助于信息化的工具,很多这种类型的商家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是很多超市、餐饮店发展成为品牌化和连锁化了,不再是单店经营,它有能力让客户产生复购;另一方面是线上商城开通了,顾客有可能成为这些品牌的网店会员,可以在网上再次和多次购买商家的产品,这就引导着商家改变原有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