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中间还掉了一句“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其实不是忘掉了,而是有意跳开,放到最后来讲。大家读到这一句的时候,是不是感到中间有一点突兀,文气上似乎也不是很连贯。对于这一句,《系辞》里面交待得不是很清楚,但它提出来是很有价值的,也有必要进行深入地探讨。
圣人也是人啊,精神之中也是有喜怒哀乐的。就像我们前面说的王家佑先生的对联一样“酒色财气,有度皆可养生;贪嗔痴爱,无相即是菩提”。圣贤们也有这些东西啊!但是他们有度,他们不著相。我们说大道自然,是因为一阴一阳的自然流行,大道当中所有的生命,该生就生,该灭就灭。大道既然能够生养、鼓动万物,同时也要收藏万物,要万物拿命来。大道无中生有地生养了你一场,最后还是要把你捉拿归案,要让你重新回归于无。
我们看天地之间的生生灭灭,芸芸众生就跟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所以大道是无情的。毛泽东有句诗说:“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天指的就是大道,天如果有情,也有喜怒哀乐,内心也有贪瞋痴慢疑,有这些忧虑烦恼的话,天也是要老的。佛教里面讲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人就是有情的,就会有生老病死。“人间正道是沧桑”,人间的正道就是有这么多的艰难困苦,有这么多的沧桑变化。由此可见,毛泽东也很厉害。虽然后来的人,尤其是现在的知识分子对毛大爷有很多不满之辞,起码他在这些地方体现出来,对大道无情还是感悟很深的。这就是天道与人道的差别。
过去我们以为佛教的四大皆空,就是抛家弃子,非要出家,青灯古卷为伴,是了无人情。但究竟是不是无情呢?未必如此。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有个偈子,说“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为什么是“有情来下种”呢?因为有情嘛,才使人间生命的种子能够诞生;人世间就是因为有情,才会有生命。这个“情”变成一颗种子,放在生命的土壤里面,就会生长出来,最后结出生命的果实。佛教不是无情的,只不过是把这个“情”字扩大了,是要我们把私情放下,要有“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的博大情怀。
所以我们的古代圣贤,与佛教里面说的佛菩萨一样,在人世间显现的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虽然他们觉悟了一阴一阳之道,但是在面对我们这些芸芸众生,面对我们这些“日用而不知”的百姓时,他们心中还是充满了忧伤和忧虑。“君子忧道不忧贫”,自己没有吃的没有穿的,一点也不忧,但是众生没有吃的喝的,圣贤们就会很忧伤了。如果圣贤之道没有在人世间传递,圣贤的道统法统没有一代代传承下来,他们就会觉得非常忧虑。如果看到天下无道,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也是心急如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