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先机,争红利

军争,两军争胜,两军争利。抢占先机则利,抢不到先机则危,所以必须“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方能得其战略要地,抢占制高点,获占先之利,然后与人争胜。

孙子提出了一个核心目标,即“后人发,先人至”。

面对战事,只有知战之地、知战之日,才容易抢占先机,率先到达战地,抢占制高点,等待敌人的到来。

战国时,秦赵的阙与之战,赵国主将赵奢就实现了“后人发,先人至”的军争之法。

秦军占领了阙与城,赵国派赵奢带兵去救,赵奢大军出发至邯郸城三十里的地方,驻扎不走了,在这里深沟高垒,对外说去救阙与只是做做样子,秦国间谍多方打探,赵奢口径一致,而且下令妄议战事者斩,就这样二十八天大军没动,打发走最后一波秦军情报人员后,赵奢突然下令卷甲而行,两天一夜的强行军,到达了距离阙与城五十里的地方,在军士许力的建议下,先占领北山制高点,等待后续部队和秦军的到来。

秦军果然带兵来战,由于赵奢控制了北山制高点,大败秦军,秦军损失近十万人。

赵奢能够“后人发,先人至”,是因为他预先设计好了战地、战日,而没有带大军直抵阙与城下。

“军争篇”讲“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罢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

赵奢选择距离阙与城五十里的地方驻扎,而没有选择距离阙与城更近或更远的地方,这是他预设的战地,秦军赶过来也只能到一半,给自己后续兵力的集结留下充足的时间。

赵奢救阙与,预设了“战地”和“战日”,做到了“后人发,先人至”抢占了先机,掌握了战场主动权,掌握了有利于己的态势。

这里的“先机”是用势,释放造势而起的有利态势。用在营销中,可以理解为抓住市场机会,抓住环境变化中的红利。

泰山原浆7天鲜,微博有30万粉丝,微信公众号有360万粉丝,成为当下啤酒领域的热点,它抓住了几个时期的红利,微博红利期,它与海尔等知名品牌联动,获得了粉丝;微信公众号红利期,它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扫码红包等方式获取了粉丝;精酿啤酒在国内的兴起,它从产品角度获得了红利。

泰山原浆,几乎抓住了近几年每一个行业、传播方式变化的红利。

抓住红利,抢占先机,“军争篇”给出了系统的方法。

第一,市场类型的选择。

关于抢占先机,孙子给出了三种行军方式,即“百里而争利”、“五十里而争利”、“三十里而争利”,吴如嵩老师认为,对比现在的行军速度与这三种行军速度,与现在的“强行军”、“急行军”、“常行军”接近,因此,“百里而争利”属于强行军,“五十里而争利”属于急行军,“三十里而争利”属于常行军。

去抢占先机,对将领而言,选择哪种行军方式,既要因敌而变,又要结合军队的训练而判断。

曹操追刘备于长坂的战例充分说明了行军方式选择对先机的影响。曹操担心刘备占有江陵的军实和辎重,“轻军到襄阳”,这是急行军;到了襄阳之后,听说刘备已经过去了,“操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及于当阳之长坂”,这就改变了行军方式,由急行军改为强行军,打乱了刘备的计划,最终获得了江陵的大量军用物资。

对于企业而言,要正确布局自己的市场类型。一般而言,有样板市场、根据地市场、重点市场、游击市场。

样板市场,是标杆、示范点,证明产品、模式的可行性,具有可复制性的特点;根据地市场,是具有造血功能的市场,不仅给企业贡献现金流,还为企业培养人才,输出经验;重点市场是根据地市场的辐射市场,潜在的根据地市场;游击市场,是企业跑马圈地的市场,把市场交给感兴趣的经销商。

这几种市场类型的组合,才能确保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张弛有度的发展。

第二,速度问题。

速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环境因素,产业或品类快速发展,企业必然要跟上趋势,调集资源快速抢占产业或品类的红利,实现企业的快速扩张。

2000年时,蒙牛预测到产业的快速扩张,给自己定下五年内实现100亿的目标,到2004年的时候,突破了百亿目标,这种速度与产业环境有关。

当产业或品类环境增速放缓,或处于下滑的状态,企业要转型或改变目标,压缩投入。

另一个是内部能力影响速度。内部能力,既包括资金投入能力,也包含团队组织与管理能力。

资金投入可以借助外力来解决,只要创造出势能,形成了有利于己的态势,资金往往容易解决,难的是团队建设与管理。某饮料品牌,借助行业平台招商,市场快速扩张,结果团队跟不上,服务能力缺失,几十人的团队快速增加到几百人,内部管理混乱,起落只有一年的时间。

第三,节奏

孙子先提三个基本原则:“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

赵奢出城而驻军不动,二十八天之后强行军突然到达,给敌人制造“意外”,制造“惊喜”,打乱敌人的正常布署,这就是诈立,这就是诡道。

以利动,是孙子十三篇的一条红线,任何判断都要充分考虑利与害,从利中见害,从害中见利。

以分合为变,就是兵力的集中与分散,这考验将领的指挥艺术,它分开赴战场的分与合,战场上的分与合,示形动敌的分与合,内外线作战的分与合。内战时,分为红军和赤卫队;抗日战争时,分为八路军和游击队;解放战争时,分为野战军和地方部队,这就集中与分散,各有使命和任务。

然后又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这是行军节奏的具体要求。简言之,要该快则快,该慢则慢,该停下来,就停下来休整一下,练练基本功,我们企业的运作也是如此。

日本武田信玄非常推崇这“风林火山”的节奏感,他把这四个字绣在军旗上,相信这四个字对于每个将领来讲,对于每个营销操盘者来讲,都是追求的目标。

第四,内部控制。

1、指挥要“一人耳目”

集中统一指挥,全军上下步调一致,才能保障行军顺利进行,才能确保节奏上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企业的决策与指挥,也需要“一人之耳目”,老板犹豫不决,总与团队商量,往往执行力不行,老板需要的是果断与坚决,才能上下一致。

同时,也涉及到团队协同与配合的问题,市场部、生产部门、服务部门协同,为销售者(销售部分、经销商、终端)提供好后勤保障工作。

2、保持战斗力

孙子曰:“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这“四治”,治气、治心、治力、治变,保持战斗力方法,也是打击对方战斗力的方法。

治气,是激发团队士气,发动团队气势,故动员能力很重要,粟裕说,没有什么比打一场胜仗更能激发士气的。

治心,心里上的稳定,需要在纪律、管理上下功夫,更需要将领的“静以幽”。

治力,让敌人治力损耗,而我有充足的精力,方法就是以逸待劳,以饱待饥。

治变,敌变我变,战术灵活,调动敌人与运用之中。

士气被打掉了,就容易产生心理上的波动,心理上不稳定后,然后就可以治力了。

企业团队士气,要高度重视“首战必胜”的原则,新产品、新模式,一定要先做小范围的试错,高层高度关注,或亲自操作,确保首战必胜,这关系到这个产品或模式的势能与团队做这件事的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