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VSM图的编制
一、价值流程图的具体作用
1、通过绘制价值流图,以精益思维来关注企业运营过程;
2、帮助发现浪费,以及浪费发生源;
3、展示出信息流与物流之间的联系;
4、超越单工艺过程层次,提升宏观整体流程的掌控能力;
5、提供一个与组织结构中各级别沟通的工具;
6、根据实物和信息流动障碍的严重程度确定改善优先次序;
7、使精益的概念与技术结合起来,避免只挑容易的来改进;
8、调查现状图、绘制未来图,就是形成实施计划的基础;
9、描述为了对定量数据施加有效影响,具体应该做些什么。
二、价值流程分析图的表述符号
程序分析里面都有相应的分析符号对作业流程进行表述,价值流程分析也不例外,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价值流分析图编制时使用的共同语言(符号),见图表4-1。
图表4-3:VSM图编制共同语言符号
三、价值流程分析图编制步骤
任何流程分析都会有一个步骤,价值流程分析也不例外。
1、先选定典型产品
典型产品即是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将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作为对象加以改善会给以后的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因此典型产品的选择非常关键,它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销售金额较大的产品
销售金额较大的产品往往决定着整个公司的经营状况,它也是公司赢利的重要标志。将销售金额大的产品作为改善对象节约成本、削除浪费必然能取得较好的结果。另外销售金额大的产品必然是掌控着公司经济命脉,如果在质量、成本方面能取得较好的成果的话,效果非常明显,这样会大大提高改善主体的积极性。
2)生产数量多的产品
生产数量多、经常重复生产的产品,它在我们的生产过程中往往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及其辅助材料,将生产数量多的产品选为目标寻找改善课题的话,可以取得较好的成效。一旦取得较大的成绩,总结经验后能迅速大批量的复制推广,并能取得较大的成果。
3)LEADTIME较长的产品
业务流程的执行过程便是时间的消耗过程。对于生产周期过长的产品,通常时间是衡量流程执行效率的重要指标。以整条供应链流程而言,该业务流程的执行周期越短,意味着一定时间内(比如一年)流程执行的次数越多。在财务分析中,有诸如存货周转周期、应收账款周转周期之类的指标,我们知道当这些周期指标越来越短时,资金的利用率就高。存货周转周期、应收账款周转周期同样也从侧面反映了供应链流程的周转周期。缩短流程的执行周期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
A.缩短流程周期将会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以客户服务流程为例,客户必定想以最短的时间得到服务,所以缩短客户服务流程的时间周期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的。
B.缩短流程周期使企业能更灵活地应对市场的变化。以手机行业为例,产品的平均市场生命周期已由原来的3年缩短到现在的不到一年,这就需要企业缩短新产品研发的时间,以更短的时间研发出更多的新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C.缩短流程周期有利于降低单位产品成本。由于产品的成本是有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部分内容组成。在固定成本中如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摊销等多是根据时间计提。产品的成本是与供应链上的采购流程、生产流程密切相关,如果缩短这两个流程的周期,相当于减少产品产出的时间,相应降低了产品的固定成本。这样,整个产品的成本也相应能降低。
所以,对流程的时间周期进行分析是有必要的。此分析的目的是在保证流程输出结果质量的前提下将流程时间周期缩短到极限。之所以要保证流程输出结果的质量是因为这是客户所要求的,也是流程执行的根本目的所在。
如图表4-2,通过对公司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典型产品作为改善课题,以达到改善目的。
图表4-4:VSM改善课题选定思路
在确定典型产品后,便应该对该产品的生产规模、生产状况、工艺流程、工作方法、物料状况、产品质量等进行调查,根据以上改善着眼点,找出生产现场存在的不合理或者是浪费的地方,并用价值流程分析图表述出整个生产状况,便于发现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价值流动方式不合理的地方,对现有的工作状况进行价值流程分析,见图表4-3:
2.现状VSM图编制
图表4-5:现状VSM图编制案例

现状VSM图比较全面的反映生产状况,如库存的浪费、搬运的浪费、不良的浪费及动作的浪费等全面的暴露出来,在作业过程中作业时间过长、搬运路径过长的等等都是浪费点,都可以作为改善的对象。一般可以将5W2H提问技术与ECRSC改善思路原则结合来思考问题和改善,如下图:

图表4-6:5W2H与ECRSC的结合
具体分析时,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削除停滞的浪费:
停滞的浪费是生产过程中重要的浪费,在理想的生产状态下,一般除了工艺过程要求的停滞外,其它的停滞都可作为改善点。
2)生产指令从何处发出?通过什么媒介?
3)生产材料从何而来?提前期多久?谁来准备?距离多远?
4)生产设备需要换模吗?有事先准备吗?谁来更换?更换时间?调试时间?模具是怎样管理?调试品怎样管理?换模时间有管理吗?
5)调试后自检吗?检查的项目和规格依据明确吗?
6)正式开始量产前的判定谁来做?有测定/判定记录吗?
7)生产的周期是多少?
8)有没有质量控制点?怎样的方法来保证质量?
9)工序中的在制品数有多少?
10)现状的生产能力饱和吗?(人和设备是否存在不必要的浪费)
11)完成品怎么处理?暂放于何处?待检如何处理?是否有停滞时间?向下工序流动状况?
3、描绘理想的VSM图
理想的VSM流程图是剔除作业中产生的所有浪费后,并按价值的流动的方式实施改善的理想状态图,在理想的状况下信息流动有多快、实物流程有多快,所谓的理想就是一个最简单的评价标准即:不停滞,在作业的过程中无停滞的浪费。
一般将前后两个VSM流程图对照分析更直观的反映出前后两种作业方法或工艺流程的不同点。如图表4-7即为制定方案作出的理想的流程图;
图表4-7:理想VSM图编制案例
4、摘录课题
利用VSM流程图找到改善课题后,便应选一个承担该课题的责任者,,成立课题小组(或称之为清除障碍小组或改善课题小组)对该课题进行改善,用精益生产方式、TPM、TQM等各种推进方式都可以。
VSM分析摘录课题的要点:
1)沿价值实物流动与情报流动活动流程进行可视化;
2)不是部分改善而是全体系统改善;
3)按价值的流动方式实施改善;
4)成立跨部门工作课题改善推进组(清障小队组);
5)用实际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可以使工作更为直观,让人更明白易懂。
图表4-8是摘录课题的实例:
图表4-8:VSM改善课题一览表
目标值 | 活动项目 | 目标/理想(分为第1次2次) |
◆LEAD TIME短缩(△50%) →生产方式改革 ◆在库递减(△50%) →现金跟进改善 ◆从月次到周次、日次发注的体制改革 →造物&生产管理体系) ◆能在本公司进行推进 | 根据「实物和信息的流程图」的LEAD TIME短缩 | 根据零件和完成品最低限度的在库量和最合适的生产批量确定(根据客户的所要量进行日次管理、建立在库补充型的供应方式)(LT△50%) |
生产改善改革(小批量化、段取短缩、流水线生产、平准化) |
导入周次生产管理体系 (现状的结构调查、课题、在库管理精度) | 根据日次生产方式确定相对应的生产管理体系的构筑方法 |
信息处理LT、配送LT、制造LT、 送货LT的现状调查改善 | |

5.编制改善计划与实施:
图表4-9:VSM课题改善计划书
活动计划书的作成指
6.标准化
方案的实施经过评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便可以将其标准化,并用流程图的表达方式制作作业指导书分发给相关工作人员,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人力资源的流失或者其它不可控因素出现后产生的损失。
同时,我们还应该意识到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随着业务的熟悉,里面肯定还有一些可以简化或者合的工序,通过提案制度完善方案、查漏补缺。
7.水平展开
选定典型产品的最大一个优点就是在出成果后可以大面积的复制,在进行全面推展时可以减少摸索过程,因此在方案得出较好的成果后,并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后,便可以在同类产品上水平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