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先侦查环境和人,是情商高的表现

最近哲涛组织了一个会议,涉及总部行业管理部门与地产事业部的批量人员切换事宜,参与者有部分行业管理部的业务主管、房地产事业部的业务主管,以及房地产事业部HRBP文盛。

这次会议的议题有些争议,就是总部的地产行业部门由于职能与工作范围发生变化,需要缩减编制,并把一部分人员划拨到房地产事业部。双方对划拨的人数在高层会议上已有定论并有签发的文件支撑,但在具体划拨的人选上有着较大的分歧。

一方面是行业管理部把最好的人留在自己的部门,倾向于把一些资历较浅的、绩效一般或不好的人员给事业部。地产公司则有相反的想法,就是把好的员工拉到自己的队伍里,他们平时在工作的接触中,发现了一些不错的员工,已经在心里面盘算着,有的也私底下沟通过他们的意愿,有的还是比较愿意到一线锻炼的。

在会上,文盛发现很多业务主管不认识,也不太在意,反正就事论事而已。刚开始的时候,哲涛代表公司讲了指导原则,要求在新旧部门的业务需求、岗位缺口,以及人员的经验等方面综合考虑,双方协商解决。

恰好地产公司总经理临时有其他重要会议,委托文盛参加会议。文盛先讲了地产公司的诉求,要求把一些优秀的员工调拨给一线,并理直气壮地说明自己的理由。与文盛一起的一位业务主管和文盛站在同一战线,提出自己看上的几个人员。他明确而直接的表态,没有一点回旋余地,现场地产行业管理部的主管脸上挂不住了,然后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显出寸步不让的气势。结果双方唇枪舌剑了几个回合,现场弥漫着一股硝烟味,僵持不下。

哲涛都有点措手不及,试着协调平衡双方的诉求,取个折中的意见,但这个时候现场气氛已经比较紧张,双方都不愿意退步。哲涛只好说:“今天先讨论到这里,主要是双方先通一下气,了解对方的诉求,后面我们再分别与两个部门主管沟通,定个大家认同的原则,再请大家进行第二轮沟通。”会议就这样没有结果、在不甚愉快的气氛中扫兴收场。

在会议室门口,哲涛对文盛说:“你先到我办公室一下。”哲涛很平静,但文盛分明感到哲涛有不满的情绪。

哲涛关上办公室的门,带着几分火气对文盛说:“你表达意见前怎么不先看看和你沟通的对象是谁,是地产行业管理部的部长,和你们地产事业部总经理同级的干部,本来应该是你们总经理来和他沟通的。你倒好,一开始不先做一些铺垫,直接表态,把自己的底线摆出来,气氛在一开始就变得紧张,等于给后面的沟通定了调,搞得双方都没回旋余地了。”

这么一说,文盛似乎也感觉到自己的沟通方式有问题,一开始就没处理好。他挠挠头说:“我没有注意到对方的角色和身份,只想着自己的诉求和意见,所以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了。”

“你啊,要注意提高一下情商。什么是情商?就是在沟通前先侦查环境,探清楚沟通对象的身份和角色,甚至对方的性情脾气,以及参与沟通各方的权力关系,然后再逐步放出气球去沟通,看看风向,逐步亮出你的观点,在摸索中逐步前进。

“你要学习一样东西,就是水。水很柔软,却懂得顺着易行之道曲折前进,最后到达自己想要到达的目的地。”

文盛对自己有点懊恼,低头自责了好一会儿,然后抬头说:“那么领导,我现场应该怎么沟通呢?”

哲涛说:“其实在这个会上,你和对方的身份是不对等的,你可以先和对方致歉,说事业部总经理不能来,你代他说声抱歉,并说明双方的共同目标,就是更好地支撑公司业务发展、更好地发挥员工的优势,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双方在友好沟通的基础上,一起探讨解决方案。然后,你可以请对方先说,你后面说,以显得对对方的尊重。

“等对方说了以后,你可以适当表达你们的意愿,但是不要把话说死,要留有余地,双方有不同意见的就有所保留,继续沟通。重要的是,你的领导不在,你不要现场做决定,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以及收集对方意见,回去向领导沟通后再给出反馈,并保持与对方的持续沟通。这样才能把这盘棋下活。”

文盛对哲涛的洞悉形势与事理深感佩服,原来情商高的人是这样处理问题的,这学问深着呢。

“送你一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你要好好修炼才是。”哲涛最后对文盛说。文盛带着几分感激说:“嗯,今天你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先关注人,再关注事,我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