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原文:
必死,可杀也。
曹操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批注,他说:“勇而无虑,必欲死斗,不可曲挠,可以奇伏中之。”
曹操的意思是说如果遇到有勇无谋的将领,他执意要拼死争斗,你就不要跟他正面交锋,硬碰硬是不可取的,那应该怎么办?你要设下埋伏,然后把他吸引过来,用伏兵消灭他。
这是应对具有这种性格缺陷的将领的方法,这种类型的将领常犯的错误是有勇无谋,意气用事,自己亲自上战场与对手拼个你死我活,最终被敌人设下埋伏消灭。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将领,三国时期的蜀国大将张飞、楚汉时期的西楚霸王项羽都有这方面的性格缺陷,张飞在军帐中被自己的部下杀死,项羽则是因为兵败,被迫在乌江自刎。
一位将领在战场上与敌人厮杀毫不畏惧,但是假如他不审视自身缺点并加以改正,空有一身武艺,最后难成大事。
为什么历史上这些有名的将领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从将领的成长经历来寻求答案。在古代,很多将领先前在部队中做先锋官,通过实战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将军,所以,他们认为之前的成功要素可以让他一直成功下去,这才是导致他们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先锋官需要直面敌军,带部队和敌军拼杀,但是当他成为将军以后,需要承担的职责就发生了转变,评价标准也不一样,如果身处将军的位置,却做着先锋官的工作,就会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
“必死”的将领虽然自信,有担当精神,做事务实,却因为思虑不周,学习能力弱,以自我为中心,难以找到胜利之道。
具有“必死”特点的企业家又会犯什么错误?
他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以局部思维来管理整个企业。如何来理解这句话?有很多企业家最初从事的是生产、销售一线的工作,他们在实践中逐步成长,成为企业家,其中的一些人思维固化,不善于思考,不去学习新的管理经验,他们会因为工作习惯和思维惯性,用担任部门经理时的思维和标准来管理企业,这种片面的思考方式导致他们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出现非常多的问题。
我们常年与企业家接触、交流,在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通过分析,我们认为这些企业家身上普遍存在两个问题:
(一)目光短浅,缺乏战略思考能力
简单地说,如果企业家只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的销售经理,那么他考虑的可能就是今天该出多少业绩,本月该出多少业绩,好一点的企业家会考虑到下个月的业绩,能够以年度为周期考虑业绩的销售经理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而对于一名企业家来说,即便是以年度为周期考虑业绩都远远不够。
我们知道一名企业家必须学会整体布局,就是为了企业能够实现持续性的发展,企业家要明白当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通常来说,大多数企业家的工作分配比例是80%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日常的运营和管理,而20%的时间和精力要用来为未来企业的发展做准备。但如果企业家已经达到足够的高度,比如成为企业董事长,那么他可能要用80%的时间去为未来做准备,考虑未来企业该如何发展和成长。其实,为了企业未来的发展,企业家要提前考虑的内容非常多,比如如何优化和改善现有的技术,如何降低企业整个系统的运作成本,如何做好人才梯队建设,等等。
当然,这些布局所取得的成效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企业家可能要为此至少投入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在两年以后,或者是更长时间才能看到效果。这就像盖房子,设计时考虑得越全面,准备得越充分,地基打得越稳,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就会越来越强大。反之,如果企业家不愿为布局投入时间,那么企业短期内可能还会维持现状,可是对手会不断进步,这个时候企业就会在竞争中遭遇极大的压力,最终必然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为什么很多企业家没有这种整体布局的意识?这是由于大多数企业都是在行业红利期发展起来的,这样顺风顺水的市场环境导致绝大多数企业家在思考深度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他们没有能力考虑发展战略,也不会为企业的未来布局。但是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你不为未来做考虑,等事到临头再想改变就来不及了。
我们听到很多企业家抱怨当今市场的大环境不好,导致企业出现很多问题,实际上问题不在于大环境是否好,而在于企业家在市场环境发生改变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把握机遇。市场环境的变化的确可能给企业带来一些压力,但是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也给企业展示了一些机会。为什么这么说?在这种竞争环境下,很多实力差的对手会因为无法适应这种变化而被淘汰出局,这时一些提前做好布局的企业就可以吞并这些实力差的企业,进而持续发展,成为行业龙头品牌。试想一下,如果市场环境好,行业红利大,所有企业都赚钱,任意一家企业都可以轻轻松松地生存,你是没有机会去整合对手的,那你要靠什么在竞争中取胜呢?就要靠不断地投资来强行发展,这个发展难度就非常大。
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能看到大环境改变带来的巨大的发展机会,但是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面对今天这样的市场环境,对于强者来说是机会,而对于弱者来说可能就是能否存活下来。
以上就是我们所说的企业家缺乏战略思维意识,不会布局和预防式管理,由此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企业未来的发展将会受到威胁。
(二)决策偏激,缺乏大局观
在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企业家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往往只考虑销售环节,特别是销售岗位出身的企业家,他们在做一些决策时只考虑销售业绩,至于成本控制、库存、资金周转、人才培养等,他们并不在意。这种偏激的决策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当销售部门过分追求业绩的时候,就可能在认知上出现偏差,采用一些非常规手段取得相应的业绩。如果企业家不能在此时进行管控的话,其他部门和销售部门之间就会产生矛盾,其他部门不愿配合销售部门的工作,最终会导致派系林立,企业缺乏凝聚力,无法健康发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这样的企业自然躲不过被淘汰出局的命运。
因此,如果企业家一直以部门化的思维来管理企业,那么这个企业注定是无法发展和成功的。这样的企业只能在行业红利比较大的时候分一杯羹,但是很难成为一个真正的品牌企业,也很难在未来的市场环境下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