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睁开眼睛看到的是管理的漏洞,闭上眼睛听到的是公司费用流失的声音。

多年来在各类企业中穿梭,看得最多的是不同的老板们对同一个问题的纠结――各种费用浪费的问题。也许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吧,随着找我的企业越来越多,不经意间发现,不管是生产企业还是流通企业,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那些吞噬着企业经济与效率的黑色漏洞,竟越查越多,越看越明显,也越来越让人感到害怕。“打黑堵漏”已成了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必要之举。

有些企业扩招业务员,销量一直在增长,盈利却一直止步不前;有的企业促销也有了,广告也做了,但产品认可度还是不高!……该花的钱都花了,但该来的盈利却没有来

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

让基层人员不再利用企业的漏洞谋取私利;

让高层防微杜渐,控制成本,增加利润;

让老板知道自己有哪些费用在无声无息地流失。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导致费用浪费的各种漏洞就是企业的蚁穴,如果不及时控制就会出大问题。在公司业务良好的时候,小小的漏洞在大量的回款面前,很容易被掩盖。但是,当行业不景气、公司业绩不佳的时候,那些正在将公司现有积蓄一点点吸干的小漏洞,就会成为拖垮公司的主要元凶。

于是,寻找企业费用浪费的根源,破解企业因管理不当或做无用功而造成的浪费之谜,就开始成了我这几年来做企业咨询时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

跟好多老板接触的过程中,老板们也提出了这样的疑惑:你说的这些漏洞我也看到了,但是没办法下手清理啊!“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卡得太紧,员工没了,卡得太松,公司没了!”

其实,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员工的高收入、高福利与员工离职、公司费用的浪费是两码事。让员工减少浪费、提高效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然后再给员工高收入高福利,同样的花费,但却是截然不同的效果。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受中国营销传播网的编辑之约,在专栏里写了几篇关于如何减少企业浪费问题的文章。没想到第一篇发表之后就成了网上的热点文章,并且受到了几个出版社的关注。在连载了几篇之后,我决定接受编辑的建议把这几年在减少企业费用浪费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写出来供大家做一个比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刘孝明

                                                           2012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