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医疗改革政策核心:医疗资源重新配置

医疗改革的核心理念是理顺医疗资源和医疗需求平衡关系,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从医疗需求端看,取消药品加成、鼓励处方外流、控制药占比等一系列政策使医药分开的趋势进一步明确。同时,分级诊疗已上升为国策,中央颁布政策,地方迅速跟进,意图将病人留在基层。从顶层设计到各省实施中,都在逐步扩大分级诊疗试点工作,促使慢性病逐渐下沉至基层医疗机构,对于慢性病药物而言,市场也将随之改变。分级诊疗政策将会对基层医疗市场形成较大的带动作用,未来基层市场会有扩容。从医疗资源端看,通过放开医生多点执业,解放医生资源,成为医疗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政策推动医生多点执业的力度不断加强,凸显国家推动医疗供给侧改革的决心。

未来中国医疗市场的趋势判断:

(1)未来医疗市场将出现“城市等级医院、基层医院”双核心市场。

未来中国医疗市场结构会出现较大变化,也最终影响医药市场的变化。基层医院和城市医院地位同等重要,医药企业需要依靠产品特性,有战略性地提前布局不同市场。

(2)医疗市场的业态将更加多元化,也带来了医疗服务新的产业机会。

未来医疗市场仍将以公立医院为主,与此同时,医生集团、公立医院PPP、互联网医院等新型医疗服务提供模式将不断涌现,也给医药企业带来了新的产业机会。

“三医联动”政策改革对深化医改有着重要意义和有效促进作用,“三医联动”的不断推进,必将改变中国目前医疗与医药市场的格局。

产业升级将是中国医药市场的主旋律,淘汰落后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产业机会,未来有“临床治疗价值、质量过硬”大产品,一定会在未来的决战中胜出。医药市场竞争态势也会发生重点转变,本土药企竞争优势逐步显现,与外资药企的“竞争+合作”的竞合关系会常态化。医保控费仍将是未来政府部门的“首要重任”,横向的“全国招标价格联动”及纵向的“招标医保价格联动”的控费模式将成为主流。医疗和医药市场将由目前的“城市医院”单核心市场向未来的“城市医院+基层医院”双核市场转变,企业规模做大,必须要对基层市场有足够的重视。未来产业发展模式也将发生重大改变,医药企业应依据自身的产业优势,资源聚焦将“长板做长”将是重要的战略竞争手段。同时,通过产业专业化分工,弥足自身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