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公司发展越来越大,人员也越来越庞大。公司在用人的决策上也是按发展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面对不同时期所采用的措施以及公司所启用的人,公司内部总会有不同的声音。有的质疑、有的肯定、还有的持反对意见。在这些意见中,总助应该以什么立场去看待这个问题以及如何分析其中的数据,给领导正视员工的优缺点以及用人方案呢?面对不同的声音,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打破老板对用人的顾虑,大胆启用有才之人,为公司增创效益呢?
“谁谁谁不行!”——这句话一般出现在部门对外的一些事情上。部门与部门间有工作对接或在参与一些跨部门项目中出现问题时,一些领导在推卸责任时就会说:“谁谁不行”,人性使然,可以理解。而这么简单的一个评价,在部门领导口中随口而出这就不得不被重视起来了。老板每天都在面对着不同部门、不同职等的人,每天都会听到部门领导对一些人或事情的评价。久而久之,老板在经历一些事情后,他也很容易在别人的影响下对人产生一个“意识”上的“好”与“不好”。慢慢地,老板会越来越发现身边可用的人不多,很多事情也就不敢放手给下面的人去干。最终导致的问题是:人才得不到合理的利用,反而被一些意识上的模糊判断影响了人员的储备与人员保障。
面对这种问题,我会把相关的人员信息调出来,对这些人做了一个充分的了解后得知:有些在领导口中说的“不行”的人,纯粹是领导推卸责任的一个借口,甚至是他们带人出现了问题。为了解决老板的疑虑,我出了一个方案:把公司内部的骨干(4-6职级)清单理出来,组建一个日常学习交流的微信群。群里面定期分享一些知识,同时鼓励他们在群上相互提供一些学习交流的话题与知识。这样,不同层面与不同领域的骨干可以相互学习不同的知识点,扩充大家的知识面。另一方面,每个季度,按骨干比例的20%抽取人员向老板汇报工作,听汇报的只有老板一人。这样,每个人都可以向老板展示他们日常工作的内容与成绩,面对老板的一些问题与提议,可以相互做一个正面的交流。少了部门领导的一些带主观意识的评价,老板能更好地根据骨干的汇报,清晰地了解他们对工作的理解与业绩;在与老板的沟通与交流当中,老板可以根据内容重新对骨干们有一个更好的、更全面的、更简单的了解。通过这个方式,当还有领导说“谁谁谁不行的时候”,老板可以正确的分析“到底是人的不行、还是领导不行!”更值得高兴的是,老板对公司的骨干有一个更好的了解,他既了解到了公司的人才储备状况,也对人才的启用有了自己的看法,骨干们因为跟老板多了接触的机会,也能量满满。
因此,部门领导随口而出的一个评价,到底是对人的一种不负责任还是说出了一个事实?这都需要证据去验证。凡事被一个人说多了,也会成了自然而然。因此,做为总助的,更应该理智的去看待这些问题,想办法跟老板去展示自己的验证成果,真正为老板排忧,为公司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