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行业的 16949 质量管理体系中,经营计划是战略解码的重要工具。然而,在中国大陆,该体系的实施效果不佳,主要原因是高层领导不够重视,认为要求过高,难以在中小企业落实。实际上,16949 质量管理体系中 80% 以上的内容是可以落地的,企业应灵活运用其中的工具,避免资源浪费。
企业要将风险机遇管理融入日常管理,首先要制定经营计划,明确目标。这些目标应涵盖财务、运营、客户满意和学习成长等多个方面。在财务目标上,设定新能源产品、智能家居零件、汽车零件等不同业务板块的销售额和毛利目标;在运营目标上,降低客户投诉率,提高库存周转率;在客户满意目标上,提升客户满意度,减少客户投诉;在学习成长目标上,控制人员流失率,增加员工培训时间,提高人员匹配度。同时,明确公司的发展方向,如在东南亚或其他国家建厂,引进检测设备,承接特定订单等,并确定责任人、启动时间和完成时间。
为了确保战略落地,企业要有详细的行动计划。经营计划应包括五年、三年和一年的规划,以及季度和月度的工作计划。通过周例会、月例会等进行检讨,对生产计划、人员招聘、培训等工作进行总结和调整。在检讨过程中,要注重数据化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找出企业的短板和改善点,不断优化经营策略。如果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某个产品系列的不良率较高,就可以深入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