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导购员难找难留的真实原因

目前对于以销售为主导的门店来说,导购员流动性大是难以避免的。对于从事店面销售工作的导购员,我们得明白他们从事这份工作的出发点在哪里?是为了高薪还是为了取得长足的发展?还是其他方面的原因?从导购职位发展前景来说,其晋升空间的确相对较小。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要引导新进的导购员,让他们看到门店能给他们一个什么样的未来,通过自身的努力在这里自己的事业能达到一个怎样的高度。

目前门店普遍存在合格的导购员难找、优秀的导购员难留的尴尬,那么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老板想要不想给,员工想要不想干

华为老总任正非说:“工资最高的时候成本最低。”为什么呢?因为用工的老板只考虑会计成本,没有考虑机会成本,没有考虑人的成长问题。导购员为什么流动性大?因为他没有把门店导购员当作自己的事业或职业。很多店长也不安心,带团队没有感觉。

为什么很多经销商都面临合格导购员难找的问题?一方面中国当前处于转型期,现实社会的硬性生活要求及社会发展中信仰的缺失,代之是人对物质和金钱过度的推崇。金钱让人心难以归于平静,很多导购员找工作四处打听好单位,不少店长也把门店当作过渡桥,最关注的是人民币;另外一方面很多老板的思维还停滞在靠劳动力获得更大利润的层面,发现用工荒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时,单靠简单的提成机制已经很难调动员工的潜力和积极性。

二、夫妻老婆店,员工觉得没面子

很多经销商体制不健全,外壳是品牌门店,内核是夫妻店。虽然员工也由过去的几人增加到了几十人,甚至达到了近百人,但运营上却还是夫妻店体制,经营理念、管理水平仍停留在夫妻店层次。老板抓业务,老板娘管财务,有的老板娘抱着“公司做到今天是我和老板辛辛苦苦打拼得来的,在公司只有我和老公说话才算数”的心态。

店长是有责无权,员工越级汇报,分层管理停留在口头上,工作不走流程,管理没有监督考核。门店业绩好,大家一团和气,工作上出了问题则没人担当,虽然一级埋怨一级,但工作失误和业务损失最终还是老板自己买单。因此,在夫妻店层次的门店,导购员没有进取心,没有责任心,也没有归属感。

三、老员工联合抱团挤走新员工

新员工对工作满意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新员工的流失率,对环境满意度高,则流失率就低,反之则高。然而影响新员工满意度的因素多种多样,不同员工之间还有不同,其中老员工拉帮结派常常是导致新员工离职的诱因。因此,要倡导诚信的门店文化,在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营造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帮助的人际关系。

导购员之间、导购员和店长之间在工作上允许有争执,但不可为私人问题或一己之利而搬弄权术、诬陷排挤。否则,只能让新导购员无法安心工作,将心思集中于人际关系上,长期下去,不但使工作效率下降,最终会导致新导购员的流失。

四、只想招有经验的,不想去培训员工

通过前期招聘,新导购员虽然对门店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毕竟没有经验,对他们来说,新的环境依然是陌生的,工作很难迅速开展起来。

为保证新导购员能快速进入岗位角色,岗前培训必不可少。在新的工作环境下,随着对门店的了解逐步深入,新员工都会对环境做出新的评价,并与其进入前的心理期望比较,从而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心态变化,而新员工培训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稳定新员工队伍的心态,提升其信心,但很多老板不会也不愿培训新员工。

五、待遇低、环境差,没人愿意来报名

经营不仅要致力于提升整体门店效益,也要提高导购员的个人待遇,改善导购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从而提高门店整体的工作效率。对于新导购员来说,也许并不太关注当前的工资水平,但往往很在乎后期的业绩收入。如果未来业绩收入的空间很小,会导致新员工失去希望,丧失工作热情,最后离职。

在众多的门店中,执行双重的绩效考核制度,即把新导购员的绩效考核和老员工的分开,这种考核有其科学的一面。但若制度缺乏合理性,对新导购员的考核标准过高,就会有失公平,就有可能使新导购员产生不满。从长远来看,如果没有改善和调整的迹象,新导购员也只有另谋出路了。

六、老板做人口碑差,没人愿意来报名

目前大多数经销商是白手起家的草根出身,刚创业不靠亲戚,能靠谁啊?谁靠得住啊?所以很现实环境导致绝大多数门店不是夫妻店就是亲戚店,与老板有血缘关系的亲戚或多或少都存在。

不管老板再想一碗水端平,其他人总觉得那个碗还是歪的。绝大多数员工都会这么想:只要有亲戚,就没有公平!不管你老板喊的口号震天响,他们也会觉得自己再努力也不如亲戚的一句话。

老的一茬走光了,新的一茬又接不上,导致人员青黄不接。老员工一走,很多好的东西和方法就流失了,而留下来的人也会出于给自己争取利益的目的,和老板在薪资待遇上博弈,给老板的招人留人增加了不少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