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确认方案的压力

很多医生在方案确认环节会有两个极端:一个是逃避,另一个是硬性推动。

第一种是逃避。什么是逃避呢?医生认为前面已经进行了方案推荐,后面就不需要再推动成交和方案确认的过程,剩下来的交给患者做决策。所以,医生往往在这时候不好意思推动患者成交。

我在一次培训的过程中,带着学员做模拟,有一个环节是先展示自己以往的接诊方式,有一个学员基础非常好,他一说话我就觉得沟通没问题。非常自信,亲和力不错,逻辑也很清晰。

可是到了跟患者推荐诊疗计划的环节时,这位学员变得扭捏,不好意思地说:“哎呀,这个你就得自己看了,花多少钱的事情,我没法给你定。”

很多医生觉得涉及钱的问题时,我跟患者讲是不是不合适?如果医生跟人家讲钱的问题,是不是会觉得不专业啊?是不是想赚患者的钱呢?有这种想法的医生为数不少。

我们一起分析一下这个过程。其实,诊疗过程好比医生和患者在同一条路上走,并且不断探索,前面医生很热情,一路扶着患者,突然遇到一个岔路口,医生把患者胳膊一扔,说:“你自己选吧,你想走哪条路?”患者必然迷茫。

前面医生一直在帮助患者理解病情,关键时刻失去了依靠,患者内心是失望的,他更没有办法靠自己做出科学的决策,他需要医生从专业角度帮他做决定。所以很多患者会说再考虑考虑。

第二种是硬性推动医生。患者还没有清楚方案的细节,医生就让患者快点决定,自己没时间等,会让患者就用某方案或某材料。在懵懂的状态下,患者感受到压力和不舒服就可能直接走掉或者勉强做个基础类治疗,后面就不想再过来找这个医生。

前面九十九步走得都很好,怎么才能不在最后一步上失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