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次苹果新品的发布会上,乔布斯如神一般给虔诚的信徒布道。但他没有告诉“果粉”们,他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2003年10月,乔布斯偶然发现他的胰脏上长了个肿瘤。这种肿瘤很少见,生长缓慢,而且容易被治愈。乔布斯很幸运能在早期发现这个肿瘤,医生可以在肿瘤扩散前进行切除手术。然而,多年沉迷禅修的经历让乔布斯坚信,他能够通过素食、针刺、草药、水疗或者呼唤灵媒来帮他战胜癌症。到乔布斯终于勉强同意开刀的时候,九个月已经过去,癌细胞已经扩散,在肝脏上有三处转移。
在初次手术失败之后,乔布斯不仅没有消沉,反而更富激情。乔布斯是这样看待自己的死亡的:“记住自己终会死去,是我所知最好的方式,可避免陷入认为自己会失去什么的陷阱。你已是一无所有,没理由不追随内心。”乔布斯带着一种使命感回到苹果公司,他全速前进、锐意进取,不断采取一些大胆的行动,其中包括iPhone的诞生。
即使再次入院治疗,乔布斯仍沉迷设计。一次做深度麻醉,医生要往他脸上戴麻醉面罩,乔布斯把面罩扯掉,嘟囔着说他讨厌这个面罩的设计,要求医生给他拿来五种不同的面罩供他选择。他也讨厌安装在自己手指上的氧含量监视器,嫌那个东西的设计太难看也太复杂,他建议了种种使之更简洁的设计方式。他只吃水果沙拉,要求把六七种不同的口味摆在他面前供他挑选。当然,他最关心的还是苹果公司的设计。当同事来探望他,“每次话题转移到苹果,你就可以看到他神采奕奕,就像灯点亮了一样”。细节问题会让他充满力量。乔布斯会花上一个小时的时间来讨论新一代iPhone的命名——他们商定叫iPhone 3GS——以及“GS”两个字母的字号和字体,包括是否应该大写(是)和是否斜体(否)。iPhone 3GS是iPhone 3G的加强版,在速度、存储和拍摄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升。
尽管苹果产品的设计相当出彩,但技术无疑更加重要。乔布斯没有一味追求采用最先进的技术,他最擅长的是在各种相互冲突的设计与技术中求得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比如iPhone 4,它的摄像头仅有500万像素,与同期的许多手机产品相比算低的。乔布斯为此专门解释了一番:“现在,很多厂商都热衷于谈论那些很表象的指标,涉及摄像时,则是‘多少多少百万像素’,但是我们更倾向于问这样的问题:如何才能拍出更好的照片?高像素是不错,但是对于手机拍照来说,真正重要的其实是如何更充分地捕获光线。”在列举了背面照明感应器、像素数量增加的同时将单个像素感应头的大小保持不变、5倍数码变焦、轻点对焦和内置LED闪光灯等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创新之后,乔布斯宣称:“通过它拍出来的照片令人印象深刻。”
再如处理器芯片,苹果在与华为、三星的处理器芯片的较量中,苹果不总是性能最强大的,比如A13只有85亿个晶体管,而麒麟990 5G有103亿个晶体管,但苹果的芯片往往在性能与效率等综合指标上表现出色。就像是人脑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而经常活动和运用的不过只有10多亿个,所以关键不在于数量,而在于效率。
许多手机品牌都热衷于秀配置,比如手机像素从几百万、几千万到近期的一个亿,可iPhone从来不跟竞争对手比较配置。它不讲究某项配置的单独优化,而是追求各个配置组合后的整体优化的效果,尽力给用户一款整体体验最优的手机。
在很多次产品介绍的最后,乔布斯都会展示一个简单的画面:上面有一个路标,标示着“人文”和“科技”的十字路口。乔布斯的成功就在于他一直站在人性和科技的交叉点上。他热爱音乐、图片和视频,他也热爱计算机。苹果产品的本质就是将人类对创意艺术的欣赏和伟大的工程技术结合起来。
乔布斯造就了苹果公司,但苹果公司最伟大的地方在于,它已经成功地塑造出了自己的企业文化,没有任何人是不可或缺的,包括乔布斯自己。
苹果公司的股价一度和乔布斯的体重成正比。2008年6月,当乔布斯发布3G版iPhone时,他的消瘦甚至抢了产品发布的风头。《君子》(Esquire)杂志称他“穿着曾经象征他刀枪不入的战衣,像海盗般骨瘦如柴”。苹果的股票价格从6月初的188美元滑到了7月底的156美元。乔布斯在iPod新品发布会上的露面再次给股价带来了不利的影响。10月初,苹果股价跌到了97美元。到2009年1月初,乔布斯被迫宣布要休半年的病假时,苹果股价只剩下82美元。
乔布斯不在时,负责企业管理的蒂姆·库克一改往日淡定的风格,富有煽动性地宣称:“我们相信,我们在地球上存在的目的就是创造伟大的产品,这一点不会改变。我们一直专注于创新。我们崇尚简约而不是复杂……坦白地说,这家公司的每一个团队都在不懈地追求完美,我们能诚实地对待自己,承认错误,并有勇气去改变。我认为,无论是谁在做什么工作,这些价值已经深深地扎根在这家公司,苹果将表现非凡。”
这听起来像是乔布斯会说的(和已经说过的),但是媒体把它命名为“库克教义”。乔布斯为此深感沮丧。尤其是库克的最后一句话,那可能是事实。乔布斯不知道应该为此感到骄傲还是伤心。到2009年5月底,乔布斯还未回归苹果,苹果的股价就已经大幅上升至140美元。
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乔布斯,回到苹果公司的第一天就接二连三地发脾气,让他的高管团队狼狈不堪。当天下午晚些时候,他兴奋地说:“我今天过得最开心,我无法相信我感觉多么富有创造力,整个团队是多么富有创造力。”沃尔特·艾萨尔森:《史蒂夫·乔布斯传》,中信出版社,2011年,451页。
至2010年底,苹果公司累计已售出9000万部iPhone,其利润占全球手机市场利润总额的一半以上。iPhone如日中天,乔布斯却坐卧不安。他很清楚,iPhone的最大威胁必定来自谷歌的安卓系统。为了保护iPhone,在生命的最后一年,他要对安卓“发动一场热核战争”。
不仅仅苹果,微软也在打安卓系统的侵权官司。为什么安卓系统会惹来苹果和微软两大巨头的官司呢?这要从安卓系统的发明人安迪·鲁宾说起。安迪·鲁宾是个典型的硅谷工程师,生命不息、创业不止。他在1989年加入苹果工作了6年,主要工作就是研究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离开苹果后,他参与创业的公司被微软收购,他又成了微软的员工。在微软才干了两年,他又离职创办了一家名叫Danger的公司,研究的还是和手机操作系统相关的东西。但是公司运营状况不佳,他只好离开,然后靠自己的积蓄和朋友的支持,艰难地完成了基于Linux的安卓系统的早期研发。在与一家风投公司洽谈投资时,安迪突然想到了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佩奇曾在斯坦福大学的工程课上听过他的讲座,于是他试着给佩奇发了一封邮件。仅仅几周后,谷歌就完成了对安卓系统的收购流程,安迪也随即加入谷歌负责安卓系统后续的研发工作,而安迪的Danger公司最终被微软收购。结果就是,苹果和微软都认为安卓系统里面有它们的东西,要和谷歌打官司。更何况,安卓系统对苹果的iOS系统和微软的WP系统都是最大的威胁。而且微软在Linux系统上拥有海量专利,安卓系统不可能绕得过去。微软的一百多项专利都被应用到了安卓系统的设备上。由于谷歌是免费供应安卓系统的,微软就很有策略性地对摩托罗拉、三星甚至富士康这些安卓手机的品牌商式代工厂提起诉讼。乔布斯则放出狠话:“我会用尽最后一口气和苹果200亿现金储备中的每一分钱来纠正这个错误。我要摧毁安卓,因为这是偷来的产品。”
为了保护安卓系统,谷歌就想掏出9亿美元收购老牌通信巨头北电因破产而拿出来拍卖的专利,用这批专利来反制苹果。在竞价过程中,谷歌开始的报价为19亿216万540美元,然后增加到26亿1497万2128美元,最后提高到31亿4159万美元。但苹果联合微软、爱立信、黑莓、索尼等公司组成的财团,竟以45亿美元的天价击败谷歌和英特尔的联盟,于2011年7月取得这批专利。这笔钱中超过一半都是苹果掏的(26亿美元)。面对险恶形势的谷歌不得不掏出125亿美元的巨资,在一个月后紧急收购了摩托罗拉。
曾经是美国科技骄傲的摩托罗拉,如何也沦落到被人收购的命运?
2001年,摩托罗拉遭遇到公司成立70多年来的首次亏损,小高尔文未能将铱星项目及时止损是主要因素。冯禹丁、陈楠:《别了,摩托罗拉》,《商务周刊》,20080529。2002年,摩托罗拉继续亏损。仅拥有2.5%股份的小高尔文于2003年9月被驱逐,摩托罗拉从此不再是一个家族企业。这是摩托罗拉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那家有着“造福全人类”梦想的伟大企业消失了,摩托罗拉开始彻底屈从于华尔街的意志。和AT&T、朗讯等美国著名科技企业的命运一样,摩托罗拉也走上了拆卖“不良”资产、提振股价、业绩下滑、再拆卖资产的恶性循环。半导体业务是摩托罗拉这两年亏损的主要因素,不顾老高尔文的强烈反对,新上台的CEO詹德倒贴2亿美元在行业最低谷时将半导体部门剥离。这一招臭棋对摩托罗拉手机的竞争力有着致命的影响,想想苹果和华为的手机,就是因为能够自研芯片才发展起来的。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摩托罗拉半导体业务拆分成的公司飞思卡尔,在两年后竟以176亿美元的价格被黑石集团黑石集团(Blackstone Group)又名百仕通集团,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另类资产管理和提供金融咨询服务的机构,美国规模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公司,总部位于美国纽约。揽入怀中。
在詹德的带领下,摩托罗拉手机走上了一条用低价换销量、以牺牲品牌为代价刺激股价短期提升的道路,曾经定价6000多元的RAZR竟降价到1200元。2006年,摩托罗拉手机的全球市场份额提升至27%,一度让诺基亚大为紧张。可是,价格战的恶果很快体现。2008年,摩托罗拉的市场占有率下滑至9%,不到诺基亚的1/4(Gartner数据)。喜欢夸夸其谈的詹德在摩托罗拉待了4年多,摩托罗拉在他手中成了一个烂摊子。为了复兴手机大业,摩托罗拉不惜以1亿美元的天价年薪请来了原高通首席运营官桑杰·贾当CEO。美国的芯片(IC)产业有“Indian+Chinese”之说,桑杰·贾就是印度裔。
高通和谷歌的关系,就像英特尔和微软,桑杰·贾自然非常清楚安卓系统的巨大优势。他一上台就大刀阔斧地停掉了摩托罗拉所有正待上市的功能手机和塞班手机新品,全面拥抱安卓系统。因为砍掉了众多的产品线,摩托罗拉的手机销量在2009年第一季度剧跌四成。幸运的是,安卓手机的销售没让桑杰·贾失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摩托罗拉先后推出了13款安卓智能手机,凭借与美国运营商的良好关系,款款都获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特别是Droid手机,它的国际版就是大家熟知的“里程碑”(Milestone),在北美发布的74天里卖出了105万部。还有Atrix 4G,这是第一款可指纹识别及支持扩展到电脑桌面应用的安卓手机,一举拿下世界移动通信大会2011年度最佳智能手机等多项大奖,摩托罗拉很自豪地将其称作“移动计算的未来”。到2011年第一季度,摩托罗拉移动营收30亿美元,同比增长22%,已经连续第七个季度产生正现金流。
不过,桑杰·贾号称全美第二高的年薪大部分是期权,变现的前提是摩托罗拉股价要涨到9.82美元以上。摩托罗拉虽然表现生猛,但离这个目标尚有差距。要想将股价在短时间内迅速拉高,只能靠资本运作来造概念。尽管摩托罗拉手机表现不错,而且账上拥有足足30亿美元现金,桑杰·贾仍然连续大甩卖,2010年出售无线网络业务、2011年分拆以对讲机为主的企业业务,最后将剩下的消费者业务改名“摩托罗拉移动”后“下嫁”谷歌。摩托罗拉的手机硬件和谷歌的手机软件,没有比这个组合更受华尔街欢迎的概念了。但谷歌并非真心实意地想把手机做好,它觊觎的仅仅是摩托罗拉拥有的专利,谷歌要用这些专利来帮助安卓系统对抗苹果和微软的法律大棒。
乔布斯已没有精力顾及与谷歌的法律大战了。
2011年10月4日,iPhone 4S发布。当时乔布斯在病床上通过电视见证了发布会全程。相比iPhone 4,iPhone 4S拥有A5双核芯片、更大的摄像头进光量以及高达1080P的视频拍摄。4S的“S”代表了“Siri”——苹果的第一代智能语音助手。苹果手机当年销量仅7229万部,利润却超过销量4.7亿部的诺基亚,苹果成为这个星球上最赚钱的手机厂商。
就在iPhone 4S发布会第二天,乔布斯,这位连续十年被《财富》杂志评为最佳CEO的传奇人物,与世长辞。
10月16日,乔布斯的追思会在斯坦福大学的纪念教堂举行,整个教堂都沐浴在一片烛光之中。获邀嘉宾有100人左右,其中两张东方面孔颇为让人瞩目。一个是郭台铭,这大家都好理解。另一个竟是李在镕,李健熙的独子,也是三星集团的接班人。在那晚的追思会上,郭台铭和李在镕不会预料得到,他们两人日后将成为死敌。李在镕视乔布斯为导师,与乔布斯有着相当亲密的私人关系。在他参加这次追思会前不久,三星刚刚输掉了对苹果的一场专利官司,而这还仅仅是双方长达数年的专利大战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