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中国企业在实施其国际化竞争战略时,逐步采取从母国中心战略向多国中心战略转化的方式。
为促进这一转化,这些中国企业会采取各种本地化战略,包括供应商本地化、生产本地化、技术研发本地化、人才与管理本地化、市场本地化、筹资本地化、品牌与营销本地化等,其中人力资源本地化战略是为适应这种新的发展需要而提出的,它是各种其他“本地化”战略的基础。有的已经迈向全球化的中国企业(如华为)已经把人力资源“本地化”(Localization)作为长期的战略目标。
人力资源本地化是企业海外经营的重要人力资源战略。伴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人力资源本地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两种模式:传统模式和现代模式,同时出现了相应的人员本地化的传统概念和现代概念。
人力资源本地化的传统概念,是指跨国公司的外派人员获得派驻国本地国籍或长期居留许可证,逐渐成为本地人,并以本地人身份被海外公司雇用的“本地化”过程,是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为了达到长期外派的目的而实施的人事政策,主要发生在经济发达程度基本相同的国家之间,例如美国公司外派到欧洲的人员本地化,或是欧洲、日本的跨国公司在美国子公司的外派人员本地化等。
传统本地化模式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外派人员的薪酬和本地劳动力市场密切联系,二是外派员工超长时间的居住在派驻国,三是外派人员对当地文化的深度融合。
通过本地化,外派人员可以更加迅速地融入当地社会,取得紧密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从而获取更加广泛的社会资本,提升公司在海外国家的竞争力。
人力资源本地化的现代概念则是指跨国公司大量使用海外国家本地人员,并逐渐由优秀的本地人员取代外派人员来经营管理海外公司的“本地化”过程。这种“本地化”战略强调对本地人员的重用,跨国公司从提高海外组织人员质量角度、控制成本角度和加强社会关系角度出发,制定一系列的人力资源政策,积极招聘、任用和发展本地优秀的人员。
“本地化”不仅仅是对本地人员的常规管理,还包含了跨国公司本地化文化战略,即实施外派人员和当地人员无差异的措施,鼓励各国员工在海外公司长期发展而不论他们的国籍因素。
人力资源本地化战略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包括三个阶段的人力资源战略:一国中心战略、多国中心战略、全球化战略。
在一国中心战略中,由于海外公司的战略决策主要是通过总公司或母公司实施和控制,海外公司自身权利较小,没有独立的地位和决策权利,人力资源战略是以母国外派人员为中心,海外公司的重要职位如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均由母公司外派人员担任,本地员工在公司中不受重视,很难获得高级管理岗位。
在多国中心战略中,随着跨国公司以开发本地市场为重点,提升海外公司地位和权利,海外子公司基本具有独立实体地位,可以进行较为独立的战略决策,公司重要岗位逐渐由本地人担任,由本地人管理,并逐渐取代外派人员。但是,在多国中心战略中,母子公司之间很少进行人员交流配置,母公司人员很少派往子公司工作,子公司人员也很少有机会担任总部的高级职位。
在全球中心战略中,跨国公司以全球市场为目标,公司已有的母国民族文化和当地文化的色彩在淡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选拔人才不再拘泥国籍,员工的能力而非员工的国籍成为跨国公司用人选材的首要条件。各种重要的关键岗位均从世界范围予以考虑,而不仅仅从母国或当地人员中选拔。
现代人力资源本地化是一种以本地市场、本地文化、本地人员为视点的理念,同时本地化也是一个创造公平机会的管理过程,是在提升公司财务能力、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指导下,对所有来自本地国籍、本地文化背景员工实施平等待遇的过程。因此人员本地化是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力资源本地化不但影响到企业全球价值链的实施和收益,也影响到与海外分公司和当地政府之间的关系,影响到企业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实事求是地分析公司经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根据所在国的国情,选择人力资源本地化管理战略十分必要。
中国有不少企业已经逐步实现人力资源本地化战略,比如海尔集团,早在2004年,就在美国南卡莱罗纳州投资建厂,招聘大量的当地员工;为此,集团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获得了当地政府颁发的“荣誉市民”称号,以表彰他对当地经济发展和提升就业率所做的贡献。
海尔选择全球中心的人力资源战略,对国外子公司,从在当地国招聘骨干人员,打破传统的中国文化,建立适应经营环境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机制,并且采取了最具灵敏度的当地化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海尔在全球的设计中心、制造工厂、贸易公司、营销网络聘用的大都是当地化人才,随着海外业务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一支海尔的全球经理人队伍,更为海尔加速成为国际知名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海尔美国贸易公司是由海尔总部以控股的方式与美国贾迈尔的贸易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海尔认为“只有吃美国咖啡长大的人,才能调出地道的美国咖啡”。贾迈尔和他的美国伙伴得到了很大的自主权,由他们来经营品牌,争取新客户,海尔美国贸易公司内没有一个中国雇员,薪酬也是按照美国标准,其实就是一家美国公司。
海尔在美国的生产中心虽然是海尔的独资企业,但目前除了几个中国派去的人员外,其主要管理人员也都是美国人。
张瑞敏认为,雇用当地人管理海外企业,实行管理人才当地化政策,总体上对母公司来说是十分划算的。虽然付给国外管理人才的薪金远高于国内,但通过综合比较和权衡,也只有符合当地的薪金水平,才能雇佣到合适的本地人才,而本地人才利用其自身优势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则是中方管理人员难以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