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单品创立之后的培育阶段,即使毛铺苦荞酒有劲牌公司的品牌背书,由于此时“苦荞酒”新品类的影响力还不够强大,品牌的作用力也显得相对较弱,集中力量破冰尤为重要。只有集中力量于一个单点,进行单点突破,才有可能变整体均势为局部强势,最终实现局部到整体的转换。
1.聚焦战略单品
聚集战略单品,不是只销售一个单品,而是集中资源主推一个主导产品,确保这个产品能够成功。如果此时多产品同时主推,势必会造成资源和精力的分散,就会导致所有产品都无力突破,无法形在局部热销的场面,从而无法在市场扎根。
毛铺苦荞酒最开始上市时仅有黑荞一款产品,正式上市时,又增加了金荞和小荞,它们的终端表现价格分别为128元、68元和15元(此为小荞的餐饮渠道价,流通价格为13元)。但真正让毛铺苦荞酒成为爆款的则是125ml小瓶装的小荞。
劲牌公司在经过详细的调研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大众白酒消费中有三个主流价位带。其一,是以小郞酒歪嘴郎为代表的价格在15元左右的小瓶酒。另外两个主流价格带则是金荞和黑荞所处的60~80元和百元价格带。小荞的推出,一方面是基于对小酒市场容量的判断;另一方面,当时劲牌公司现的销售团队还不具备以盒装酒侵入市场的资源和实力,在60~80元以及百元这两个价格带的盒装市场,湖北地区的白云边年份酒和稻花香珍品系列都有着出色的表现。
因此,劲牌公司迅速推出125ml的小瓶酒,并将其作为主打产品,集中资源爆发式的铺货切入市场,给团队和经销商带来极大的信心。
2.聚焦根据地市场
与对战略新品孵化极其谨慎的态度一样,毛铺苦荞酒的市场布局也十分稳健,劲牌公司一直秉承着理性的经营风格,先搞试验田,成熟了再推广。
毛铺苦荞酒在上市之初选择湖北本土作为单点突破的市场,即使在劲酒消费相对成熟的省外区域,毛铺苦荞酒也只是尝试性操作,并未真正发力。此举意图在于两点:一是打造样板市场;二是探索适用于毛铺苦荞酒的成熟操作模式。据了解,2014年毛铺苦荞酒在湖北就有超过500人的基层销售团队。众所周知,劲牌已将深度分销的组织管理体系操练的炉火纯青,在组织末端和渠道末端展现出极强的战斗力,毛铺苦荞酒在湖北省内迅速得以推广动销。
3.聚焦源点渠道
劲牌深知,若要赢得经销商的重视和主推,则需要企业集中资源于源点渠道,以争取渠道内更多的支持和重视,实现更多排面、陈列、展示、试用和品牌推广的机会,使战略单品成功的概率更高。
毛铺苦荞酒的市场导入推广以餐饮为核心,有70%以上的动销都在餐饮渠道。由于白酒产品在餐饮渠道品类众多、竞争激烈、消费者选择空间较大,因此作为一个新品,必须要将其主动放到消费者看得到、摸得着的地方。毛铺的营销团队制定详细的摆桌陈列推广计划,再分解到各市场、各区域,将目标进一步细化到每个人每一周,同时将摆桌陈列目标作为销售人员月度核心工作指标之一进行重点考核。正如劲牌湖北白酒区域总监王耀坤所说的:“就实施效果而言,强化执行摆桌陈列对提高产品见面率、刺激消费起着重要作用。”
当毛铺苦荞酒在各区域餐饮渠道实现了一定的覆盖后,由于产品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需要持续积累,产品此时还无法快速形成良性动销。毛铺苦荞酒则采取逐个突破、以点带面的营销策略,打造样板餐饮,以实现市场的快速启动和突破。在此策略下,毛铺苦荞酒制定了详细的餐饮样板店、样板街的开发计划,通过核心餐饮联合推广、摆桌陈列、餐饮联谊会、健康新体验等活动营造了良好的销售氛围与推广气势。在武汉市场将市场划分为12个片区进行精耕细作,在远城区则以蔡甸区为突破口进行大力开发,实现了快速突破。
此外,毛铺苦荞酒的销售团队还对重点餐饮终端老板、服务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消费培育以及推广激励工作,这不仅能培育一批客情融洽、产品知识全面、能积极主动推广产品的核心终端,还能借助它们培育一部分忠实主流消费人群,有效提高产品体验活动的精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