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治理究竟会有哪些IT需求?我从过去的实践经验总结,得出以下需求:
第一,对于管理规则的固化。
流程治理经过试运行后,会梳理出很多管理规则。比如一级架构的评审发布规则,最好能通过IT系统审批、发布展示,这样才能确保业务架构的合法性,后面的流程治理工作才能在一级业务框架下开展。还有,流程全生命周期管理规则,流程从新建到废止的全过程,如果不能实现IT化,那么流程管理的困难将会增加很多。
第二,流程文件展示。
没有对应的流程IT系统时,流程文件存在电脑中,存在文档管理库中,这样的流程未能公开透明,难以指导业务运行,是无法有效支撑业务运转的。因此,我们需要流程文件能通过IT系统查询,保证流程文件的公开透明性,让规则更清楚,操作标准更清晰。
除了让流程文件透明外,我们还需要借助IT系统展示流程架构,这样便于指导流程建设,很多公司花了大价钱做了公司的一级架构,却只是存在一些领导的电脑中,未能指导中下层的员工开展流程建设工作。这是非常可惜的。如果IT系统再先进一点,还可以通过层级架构链接的方式,让每一层的架构都能在对应模块中展示。这样才可以让架构不是飘在空中,而是能真正有效落地。
第三,流程数据收集。
流程运行一段时间后会产生流程数据,这些数据包括业务运转的数据如生产计划达成率关联生产计划管理流程。还有流程本身的流程运行数据,如流程跑了多少次,流程运行的时效、输出等,都需要通过数据统计来评价该流程的运行情况。
第四,流程关联的岗位要求。
如果流程做好活动角色和岗位的匹配关系,那么理论上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岗位找出他所承接的流程角色和活动,这样这个岗位的职责与角色要求,很容易就整理出来了,可以做岗位设计和绩效评价。对新入职的同事来说,帮助更大,只需要了解流程要求,就可以很容易知道这个岗位所承接的业务活动,可以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如果没有系统承接,我们是无法通过庞大的流程文件中找出岗位匹配关系的,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依靠专业的流程管理软件了。